大國印刷的時代擔當203
發表時間:2021-09-02 15:44作者:宗穎來源:印刷工業
《印刷工業》雜志社社長 宗穎 對于“大國印刷”這樣一個視角的提出與定位,筆者有過或被誤解的惶恐,也有著理性而深沉的產業自信。首先,本文中對“大國”一詞的使用語境有著特定的理解和定義,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全球皆知,建黨百年之際,在中國擺脫貧困,邁向共同富裕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政府對于新冠疫情進行了有效控制,中國經濟面對疫情所展現的巨大韌性,以及 2021年具體展現在我們工作生活中有關“碳中和”“碳達峰”這樣的關鍵詞,無不代表著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在面臨當下人類發展遇到困難時,選擇的是更多的社會責任和并不簡單的發展路徑。這時的大國,不再是彼時冷戰結束后努力擺脫落后和饑餓的人口大國;此時的大國,更多展現的是肩負了更多社會責任下,負重前行中解決內外部壓力的勇氣和智慧,面對極端復雜環境的達觀與氣魄。筆者無意以外觀的角度對比不同國家的治理方式和效能,重點希望以內觀的視角,與業界同仁一道,胸懷自信,發現和挖掘在這樣一個大國的巨變中,她的印刷工業應該有著怎樣的新擔當、新作為,去實現新突破。 對這樣一個大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知,或許更容易體察這樣一個全球化語境:西方世界一些過往全球化的旗手角色正在向單邊主義的倒行逆施中加速,人為割裂出充滿裂痕的國際社會氛圍、貿易環境和經濟環境,疫情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這一過程。在這樣的語境下,捍衛話語權,不僅需要扎實的產業基礎,同樣需要斗志昂揚的信心與智慧。華為鴻蒙物聯網系統推出之際,讓我想起任正非老爺子講過,“華為的操作系統要想超越安卓和蘋果的操作系統,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不超過 300 年。”這在謙虛表達如果將來有機會不排除可以再合作的同時,也傳遞出就算是子子孫孫再奮斗 300 年也要追趕蘋果和安卓的決心。 企業家的視角決定了一個企業發展的格局,一個產業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企業家、企業、從業者構成的,并由這些人創造和決定。我們寄希望于印刷工業能夠有更多獨立思考的企業家,看到不完美的同時,通過對宏觀環境的持續感知,國家產業政策的深刻理解,在自身企業生存發展環境中,不懼變化,大膽求證,真抓實干,勇于新擔當。 新擔當需要更新認知體系。這一點用在依賴于傳統印刷業務具有區域壟斷優勢的企業頗有時代意義,如果這些企業家的思維還滿足于某某區域有多少壟斷印刷業務量,待人接物無不算計對方能帶來何許價值時,這種脫貧暴富的認知方式既無法全部體現傳統中國文化富而不貴的定義,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企業由大做到強的機會,企業的強至少源于所在產業中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壁壘的技術含量。從對機床、汽車、軍工、機器人、電氣等大類工業企業家調研的經驗表明:行業代表性企業中,企業家認知格局的上限決定了這個產業整體認知水平的下限。進入互聯網時代,碾壓“康師傅”“統一”方便面壟斷地位的是“美團”“餓了么”這些外賣互聯網企業;即使像“瑞幸咖啡”“喜茶”“奈雪的茶”如此高成長的品牌,也不會想到有一天他們的競爭對手會是中國郵政推出的“郵氧的茶”,而且一上市的小目標就是先開三萬家自持物業的店面。主動學習、跨界思考、挖掘新市場空間發揮專業價值會讓我們發現有更多可以優化配置的資源和空間。 新擔當需要發現新價值高地。產品和服務價值不變的前提下,所謂的商業模式,只是解決現有價值空間如何分掉而已。但是,適當的跨界聯盟,創造新的價值空間,重構了交易網絡,就會呈現新的生態圈層,發現和挖掘這樣的商業機會,才會讓我們的印刷裝備發揮更大的價值,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從而形成更高的科研投入獲得技術突破,形成商業閉環。華為進入汽車領域宣布只做軟件不做硬件,華為鴻蒙系統完成國產替代后,無償捐給了國家,我們看到的是,物聯網環境下商業邏輯已經初露端倪。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樣的變化也會影響印刷行業,這里需要解決的是新價值、新市場的問題,商業模式重點解決的是怎么分的問題,掙錢的企業不一定值錢,這是企業估值的范疇;值錢的企業再研究商業模式,這是企業融資及融資成本的范疇。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管理是企業家對企業新價值、新市場發現、再造的過程,不應該是擊鼓傳花的代名詞。 新擔當需要實現新合作。最近在不同的芯片、半導體產業的高峰論壇中,“斷層”成為了高頻詞,高科技領域來自于美國的技術封鎖和疫情的影響,這種“斷層”的狀態還將持續,相關業內處于領先壟斷地位的大佬分享當下環境的同時,急切地尋找著聯盟合作的機會和可能,抵御“斷層”帶來的影響。相比之下,印刷行業對于環境的認知、新價值的互動與挖掘、合作協同的討論,存在著廣闊的開辟新價值的空間,這也需要更專業、更有深度、更有見地的思想交流,才會改善業內低水平傳播、低價值創造的現狀。從價值投資的理念看,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這決定了一個企業家是否具備市場資源配置優化的格局、潛力和能力。 歷史的輪回告訴我們一個本質的觀點:今天的互聯已經不僅僅是數據網的互聯,通過修建基礎設施,實現資源、生產、服務、消費、供應鏈產生的互聯力量遠遠大于政治和軍事的力量。今天,中國印刷工業的價值點已經站在了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的交匯處,未來,在全球互聯互通的超級版圖上,超級城市群將在全球的資金、資源、人才、技術、小城市的參與中崛起,那時候的印刷工業將在一系列基礎設施最便利、供應鏈網絡最發達的地理節點中發揮功能。在祖國頂住壓力負重前行的過程中,大國印刷的新擔當勢必體現在這個產業的企業家認知升級的勇氣和能力上,尋找新價值的信心,以及攜手更多優秀合作方的決心。借用華為的一句口號與業界同仁共勉,“決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型資源”,包括不限于我們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