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迎接挑戰,夢想成就未來——訪昆山科望快速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華386
發表時間:2022-07-04 13:41作者:孫彬來源:印刷工業 ——訪昆山科望快速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華
昆山科望快速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華 文化流傳,印刷有術。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印刷術的出現對人類文明和科學技術的傳播和發展有著重大作用。歷經千年,古老而又年輕的印刷術在不斷創新發展中煥發著新的生機和活力。與時代同行,與發展共進,在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印刷大國的進程中,有這樣一批極具特色的小微企業不斷實現著自我超越,蓬勃成長起來,煥發著勃勃生機。 無印刷,不未來 1995 年,27 歲的王建華滿懷信心的投身到自主創業的時代洪流當中,創建了以名片印刷為主營業務的昆山科望快速印務有限公司(簡稱“科望”)。多年后的今天,這家小小的印務公司不僅成功轉型商務印刷,還升級至精品包裝領域,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端智能包裝印刷綜合體,擁有行業頂配聯線 UV 印刷設備、全機器人周轉智能車間、智能立體倉庫及物流系統,實現了印前 3D 實景模擬,打造了印刷行業首座智能化數字工廠。 “我們置身于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作為科望的創建人,總經理王建華萬分感慨。回顧科望的成長歷程:1995 年,從一張名片起步踏入印刷行業;1997 年,引進第一臺商務印刷機;2002 年,一期標準化廠房竣工;2007 年,實施信息自動化改造;2010 年,引進曼羅蘭 700 6+1 UV 印刷機;2012 年,引進 ESKO 包裝設計軟件;2017 年,建設工業 4.0 廠房;2018 年,引進曼羅蘭 700 9+2 UV 印刷機;2020 年,引進富士膠片商業創新(原富士施樂)數碼印刷機……一步步走來,科望的產品、經營理念和運營模式在科技賦能下不斷進行著更新迭代。 “印刷服務的領域非常廣泛,不僅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而且與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息息相關。從出版印刷到商務印刷,從包裝印刷到標簽印刷……隨著印刷技術的日新月益,印刷的服務領域不斷拓寬。因此我們說,世界離不開印刷,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更是離不開印刷,印刷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王建華說。
無創新,不未來 “科望的成功絕非偶然,行業的發展賦予了我們發展的新機遇,技術的變化賦予了企業發展的新動能。”王建華說:“創新,持續的創新,科望選擇的是一條不斷轉型升級和誠信經營的發展之路。多年來,科望堅守在印刷行業,從名片創業開始,始終堅信唯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并且只專注于印刷領域的經營、思索和創新。” 科望的英文縮寫為“KAVA”,四個字母組成了獨特的企業理念和文化:崇尚知識(Knowledgeable)、積極向上(Active)、創造價值(Valuable)、制造藝品(Artistic)。談到創新和企業的經營之道,王建華說:“管理及企業文化方面的創新,讓科望樹立了長遠的發展戰略,有思想、有靈魂、有責任、有溫度。在產品方面,我們致力于做精品、做綠色產品,為客戶傳遞品牌和價值。在新材料、新工藝和結構方面,我們持續創新包裝產品和服務理念。持續不斷的創新和穩定的高品質,為科望贏得客戶的長期信任起到了關鍵作用。運營模式的創新,尤其在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方面的創新,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傳統制造服務型企業未來的希望,也提供了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從而讓員工有保障,對工作更有信心,讓客戶更加信任和放心,讓政府和社會看到安全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明天。” 堅持創新,讓科望得到快速發展,并始終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據王建華介紹,科望在 2005 年就使用ERP 來管理企業的信息化數據;2006 年開始使用 CTP制版,通過數字化印前來服務客戶;2010 年轉型升級,專業為品牌客戶提供高檔包裝印刷,不斷提升智能及數據互聯及數字化,升級 ERP 管理系統,并在 2015 年導入 MES 系統管理產品及生產過程;2017 年開始規劃智能車間,2019 年初步實現了制造全流程的智能化工廠,從產品訂單開始,實現 BOM 的數字化,把整個生產大流程軟件化加上產品的 BOM 流程植入系統中,從而實現生產的資源信息化、設備自動化及物流智能化的全閉環智能系統。 顯然,科望的智能化建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發展的過程不斷地去探索,去嘗試。“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實現了設備的自動化提升,進行了信息化系統的迭代,導入了物流自動化,打通了數據平臺。智能工廠的建成,為科望更好地服務客戶提供了有力保證。摒棄傳統競爭的價格戰、降成本,我們要用創新來提升品質、提升服務、提升員工和客戶的體驗感。”王建華說。
無數字,不未來 實現智能生產的同時,科望還在積極開發數字化平臺,從產品設計及商務報價合同訂單開始,致力于打造一個全生態的數字系統。對于數字化平臺的建設,王建華做出了如下構想: 1. 產品開發線上平臺:利用內部設計引擎平臺,打造一個線上 WEB 移動的設計交互平臺,讓客戶、設計及相關人員在一個系統平臺上進行產品的開發,實現 PLM 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讓印刷前期的溝通成本及產品設計變得簡單,同時積累產品知識庫。 2. 生產運營全智能化系統:不斷優化現有的智能車間系統,高效率、高品質、低成本的完成生產制造過程。通過物聯網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充分有效的利用,通過數字孿生打造仿真系統,為生產工藝的進一步優化提供保障。 3. 員工賦能平臺:通過數字化實現透明化管理,讓管理變得簡單,讓每個員工都能便捷地獲得知識和技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創新潛能。 4. 客戶及供應鏈服務平臺:通過數字化平臺,讓客戶和供應商能夠快捷和低成本地實現價值傳遞,需要通過線上的充分融合,創建多方雙贏的合作模式,實現平臺經濟時代。 “通過萬物互聯獲得生產數據;通過數字孿生建立數學模型,打通產品全生命周期、全生產過程以及全業務流程的數據價值鏈條,從而實現產品數字化、制造數字化、服務數字化和組織全數字化。我們要讓數字充分發揮它的價值,讓數字化成為企業轉型的有力手段,用數字驅動科望的未來發展。”王建華說。在數字化的推動之下,科望還展開了多維度的轉型,包括領導力的轉型、市場模式的轉型、運營模式的轉型和管理人性化的轉型。 創新迎接挑戰 在王建華的發展藍圖中,科望要在未來 3 ~ 5 年內率先實現數字化,實現大平臺支撐下的精兵作戰。對外:通過與客戶交易過程的數字化,實現客戶、消費者、合作伙伴、供應商和員工的 ROADS 體驗(Realtime 實時、On-demand 按需、All-online 全在線、DIY服務自助、Social 社交化),提高客戶滿意度。對內:實現各業務領域的數字化與服務化,打通跨領域的信息斷點,達到領先于行業的運營效率。 “未來,科望將以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專家和創新者的身份,為行業、為傳統企業輸出我們的經驗和智慧,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奉獻綿薄之力!”人生不息,挑戰不止,展望未來,王建華豪情壯志。 追求夢想是科望存在的理由,創新發展已成為科望不懈努力的目標。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