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 勇毅前行15
發表時間:2022-09-19 13:12作者:宗穎來源:印刷工業
《印刷工業》雜志社社長 宗穎 放眼疫情和戰爭共振影響下的全球經濟,最近幾年我們從不缺少各種碎片化的場景,不停拼湊著各種極限挑戰與復雜,甚至是各種形態的難以承受之苦,或是被壓彎的脊梁、抑或是被摧毀的皚皚白骨。我們無需或者也無暇去顧及時代的一粒灰真的落到自己頭上,到底感受到了怎樣的重量。對企業創始人而言,在這次極限挑戰中,看清市場的修復甚至比人體康復更復雜、更有建設性。疫情防控需要靜止,而市場的邏輯需要流動,盡管線上辦公和閉環生產能解決部分問題,但依然會涌現出大量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2 年 3 月以來國內宏觀形勢主要圍繞疫情演化,5 月起疫情收尾疊加穩增長政策發力,經濟向小幅復蘇推進,特征是生產性修復快于需求。生產端方面:上游有韌性、中游改善多、下游仍偏弱;需求端方面:出口、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偏強,消費與地產仍處于深度負增長區間。來自華泰證券的研報觀點:由于疫情長尾、地產和出口壓力、美聯儲加息對國內政策空間制約等因素,本輪修復相比于 2020 年可能缺乏彈性和持續性,只是“小”復蘇。7 月中下旬可能迎來新一輪政策博弈期,但空間取決于經濟恢復狀況,考慮到歐美通脹前車之鑒,力度不應過高期待。我們預計今年三季度 GDP 同比升至 5% 左右,而四季度仍可能小幅回落。 回顧總結武漢和上海停頓、重啟的經驗,現將業界同仁總結的特殊時期的建議性生存手冊要點與印刷領域的各位企業家共享:做好就地食宿準備,熱水器和廚房是標配;疏解隱藏的情緒,基層管理者更需要關懷;以最快速度提高到崗率,切勿猶豫;建立非常態庫存緩沖區,保證基礎產能;零件要做多元化預案,標準件有助于快速找到“備胎”;供應鏈韌性與精益制造同樣重要;“場所碼”、“數字哨兵”或成為常態化部署;注意企業數字化部署中的“隱形缺陷”,關注運營彈性與可持續性;如果只是把辦公搬到線上,在生產、經營、渠道、組織管理等核心環節,沒有數字化能力的全面、深入部署,難以應對同等規模的沖擊。 從微觀面上,我們可以看到復工復產過程中,大數據會不停地給你推送“東方甄選”的情懷式電商;京東也宣布未來三年打造 20 個銷售億級預制菜品牌,打造 5 個銷售過5 億級預制菜品牌;美團外賣在滬聯合 500 家優質供給品牌商派發外賣消費券,以多品類、多業態聯動的形式,派發外賣消費券,期間每人每日最高可領 1000 元消費券。這些都表明印包生產和供應鏈的柔性化與數字化優秀的供應商會在消費復蘇政策中獲得機會與紅利。 那么經濟真正修復時會呈現哪些特征呢?首先是生產修復快于需求。5 月工業增加值季調后環比為 5.61%,顯著快于同期投資環比 0.72% 和消費環比 0.05%。生產在外生約束解除后的彈性更強,而需求后續能否跟上決定了生產修復的持續性和天花板。其次,生產內部分化,上游有韌性、中游改善多、下游仍偏弱,主因是疫情沖擊的非對稱性,資本密集型行業優于勞動密集型,需求來自投資的行業優于來自消費,也與 CPI 和 PPI 分化有關。再者,需求分化更顯著,出口、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偏強,消費與地產仍處于深度負增區間,總體上將呈現 To G > To B > To C。 文長所限,筆者將在后續的文章中繼續關注本輪經濟恢復與 2020 年下半年的復蘇有何區別,對包裝印刷行業投資發展的相關影響與變量等進行剖析。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