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用蓋板玻璃絲網印刷常見的問題有哪些?255
發表時間:2024-03-07 14:31作者:方濤 劉常青 孫波來源:印刷工業 顯示用蓋板玻璃具有透光性高、防刮性強、成像顯示集成等特性,逐漸成為顯示產品必不可少的保護部件。本文總結分析了顯示蓋板玻璃絲網印刷中的常見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蓋板玻璃的功效及絲網印刷工藝 顯示用蓋板玻璃,又稱強化光學玻璃、玻璃視窗等,主要應用于觸摸屏最外層。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平板玻璃,經過切割、CNC精雕、強化、印刷、鍍膜等工藝處理后,具有防沖擊、耐刮花、耐油 污、防指紋,增強可見光透光率、IR等功能。蓋板玻璃貼合在觸摸屏外表層后,一方面起到保護觸摸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印刷不同顏色、圖案、標志物,起到裝飾及美化產品的作用,同時有IR孔、TOF孔、RGB孔等印刷加持,可實現顯示及人臉識別的高度集成。
如圖1所示,產品的整體美化和個性化,主要是通過絲網印刷的加工方式在蓋板玻璃內層印上各種顏色及個性化LOGO。絲網印刷屬于 孔板印刷,原理是印版在印刷時,通過一定的壓力使油墨通過孔板的孔眼轉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圖像或文字,具有墨層厚實、立體感強、適應性強、承印物的大小及形狀不受限制、制版方便、操作性強、墨層附著力強、耐光性強等特點。
絲網印刷機主要由機頭、網版、載物平臺3大核心部分組成。在印刷時,載物臺承印物固定不動,印刷工作臺呈水平狀態做上下升降調節,刮墨板做水平刮印運動。網版印刷一般是用刮板刮印刷版上散開的油墨,按壓印刷版使油墨被拓印到制品上的印刷技術。如圖2所示,刮板從中心位置①向位置②移動,油墨被拓印到制品上。通過在印刷版上覆蓋一層乳劑物質,可以將油墨僅拓印在想要印刷 的地方。 蓋板玻璃絲網印刷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改善對策 絲網印刷獨特的優勢使其在蓋板玻璃的制造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在其印刷過程中,受錯綜復雜因素的交叉影響會產生一系列問題,涉及到絲網網版設計、刮墨板、油墨、絲網印刷設備、絲網印刷材料、絲網印刷環境以及操作技術等,從而影響蓋板玻璃的印刷質量。 1.牙缺、鋸齒現象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印刷時油墨刮刀沒有調平衡或壓力過大導致;油墨太干,流動性差,收刀邊缺油導致牙缺;油墨或玻璃表面粘附灰塵導致;刮膠打磨不平整或刮膠使用過程中磨損嚴重;網版堵網不下油,造成牙缺。 解決對策:印刷前檢查網版是否滿足圖樣要求,確認合格后方可生產;重新將油墨刮膠調平使其壓力保持平衡,從低到高慢慢調試。一般以剛好可以印刷出來油墨后加多半圈為宜;調油員按工藝配比調油,生產中每小時開一次油墨,且一次不能加過多,慢慢調試直到油墨濃度適宜為止,油墨印刷粘度為12000mPa·s;將玻璃或網版上的灰塵用丙酮擦掉,擦網時由內往外擦,要快、輕、準,擦網后再次印刷需要空踩調機片直至效果滿足要求為止;重新更換刮膠并重新打磨;擦拭網版后印刷確認效果。 2.尺寸不良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網板夾和機器部件松動,夾具沒有粘緊;夾具損耗后松動;氣壓不穩定;來料玻璃尺寸不良;調機后未送測;網板尺寸不良;刮刀壓力太重,網距太低。 解決對策:裝機時檢查網板夾和機器部件是否鎖緊,夾具是否粘 緊;裝機時確認治具,每班次點檢兩次治具,發現治具松動需及時更換;每班次點檢氣壓并記錄;印刷過程中發現來料有彎曲、偏小、偏大時馬上停止印刷;調整印刷壓力、平衡、網距、千分尺、機器氣壓時必須重新送測尺寸;重新調整印刷(刮刀/回墨刀)壓力、平衡、網距后確認,如是網版問題馬上更換網版;重新調整刮刀壓力,以剛印出來加重一圈為宜,重新調整刮網距。 3.刮膠印、異色現象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夾具不平或刮刀壓力太重,受力不平衡;刮膠打磨不平整;新舊油墨混合未充分攪拌均勻;油墨流動性差;待印物局部臟污、污染,印刷后顯現;擦網造成油厚不勻;干網造成下油不勻。 解決對策:檢查治具,發現不平的地方需修平,重新調整刮刀壓力,使其平衡;更換刮膠,重新打磨;添加新油印刷前必須將新舊油墨充分攪拌后方可使用;使用慢干型助劑或適當添加流平劑,增加油墨流動時間,使油墨逐漸展平;采用清潔產品或對臟污遮蔽性好的含硅油墨;擦網后需要空踩幾片調機片,待油墨均勻后再正常印刷;及時添加稀釋劑并攪拌,保持油墨流動性。 4.掉墨現象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加錯助劑、漏加助劑;烘烤時間、溫度錯誤;基材本身潔凈度不夠;前層油墨烘烤太干或者含硅過多以及臟污;兩層油墨之間兼容性差;一道印完放置時間過長,表面污染或達因值低,降低二道附著力;油墨本身粘結力不夠引起墨膜附著力不牢;油墨烘烤過度脆化。 解決對策:按照工藝卡進行調油,一人調配,一人負責記錄核對; 按照工藝要求進行烘烤,確保達到烘烤需要的溫度及時間;提高產品潔凈度,改善超聲波功率、堿液濃度等,或絲網印刷前對產品進行等離子處理,提高油墨附著力;放置過長時間后需要清洗后再印刷下一道;更換油墨或添加提高附著力的助劑;160℃累計烘烤時間不超過3h,或者200℃累計烘烤時間不超過2h。 總之,選擇油墨及工藝參數,必須滿足干百格4B以上和/或水煮百格最低3B以上。測試方法:油漆涂層總膜厚為0~60mm,用刀鋒角度為20°~30°且刀片厚度為(0.43±0.03)mm的鋒利刀片,在測試樣本表面劃10×10的1mm×1mm小網格;涂層總膜厚為60mm以上,在測試樣本表面劃5×5的2mm×2mm小網格,每一條劃線應深及涂層的底層;用毛刷將測試區域的碎片刷干凈。百格掉墨情況判定方法如表所示。
5.拉絲現象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油墨太干,分離時拉絲;網距過低,網版回彈力不足;設備吸風不足,網版分離時粘版;印刷速度過快,未有足夠分離時間;網版張力不足,未有足夠回彈力;印刷環境溫濕度不達標,靜電過大。 解決對策:調整油墨粘度;調整網距,絲網一般在3~5mm;確認吸風大小;確認印刷速度,一般控制在250~300cm/s;確認網版張力,絲網一般為22~24N,鋼網為24~26N;確認溫濕度,溫度為 18℃~24℃,濕度60%~75%。 6.粘網現象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車間溫、濕度不達標,溫度過高,相對濕度過低,油墨中揮發溶劑揮發過快導致油墨粘度變高;停機時間過長;印刷壓力過大,刮墨板變形彎曲,導致接觸面過大,回墨無法回干凈,導致網版油墨殘留;網距過低;網版張力不足,導致離網張力不足;吸氣未完全作用在承印物上。 解決對策:管控車間溫、濕度,溫度18℃~24℃,濕度60%~75%,冬季可適當加入快干型助劑,夏季可加慢干型助劑;停機過長時需噴灑防結網劑或回收油墨刷網,再啟動時對油墨加稀后使用;降低印刷壓力,保證刮墨板與絲印版成線性接觸,且刮墨干凈徹底;調整網距,保證網距在3~5mm之間;提高網版張力,一般控制在22 ~24N/cm;貼住承印物沒有覆蓋的底座吸氣孔。 7.IR不良 (1)“熊貓眼”問題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IR油墨和黑色主體油墨相融性差; IR油墨 粘度太低,流動性太高,出現中間厚邊緣薄現象。 解決對策:可在不含硅油墨中加入含硅添加劑進行改善,重新選擇主體和IR油墨(含硅或者不含硅油墨),保證兩種油墨充分相融;加入止流劑,提高油墨粘度,降低油墨流動性。 (2)透過率問題 針對IR透過率高、顏色淺問題,可采用的解決對策是:降低網版的目數(從420降到350),降低油厚,能夠降低透過率和使顏色變深、變濃,但同時會降低IR油墨在黑色背景下的黑度;減少稀釋劑 的用量,能夠降低油墨透過率和使顏色變濃、變 深;在不改變網目目數和稀釋劑比例的情況下,使用兩層印刷,可以降低油墨透光率和使顏色變深、變濃。如果想提高透過率,降低顏色濃度,可采用與上述相反的方法。 綜上所述,顯示蓋板用玻璃絲網印刷過程中疵病的產生,有單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更多情況是錯綜復雜的諸多因素交叉影響的結果。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絲印工程師在遇到問題時要根據“三現二原”(現地、現場,現實、原則和原理),親臨現場察看現物,把握現實,找出問題,根據原理、原則判定印刷疵病產生的可能原因,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排除不可能引起疵病的選項,針對懷疑的原因做驗證性試驗,找出本質原因并對這些因素進行標準化,這樣顯示蓋板用玻璃絲網印刷疵病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