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印刷業:提質增效 穩發展19
發表時間:2016-08-19 11:12 2014年,廣東省印刷業受到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國內業務增長速度放緩,對外出口業務有所回穩,但總體仍保持著平穩健康發展的態勢。截至2014年底,廣東共有印刷企業19690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655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13044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5718家,排版、制版、裝訂專項企業219家,專營數字印刷企業54家。從業人員78.09萬人。 2014年全省印刷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904億元,比2013年增加5.43%。全省共有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605家,總資產1507.3億元,比上年增加14.98%,主營收入1303.3億元,比上一年增加43.93%,占全省印刷總產值68.4%。 由高速增長轉入提質增效 以上數據表明,廣東印刷業已從原來的高速增長時期轉入提質增效的穩步增長階段。這得益于廣東印刷業在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推進綠色印刷、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和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集中明顯。從2014年的印刷產業數據看,廣東省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雖由2013年的766家縮減為605家,但總資產和主營收入卻大幅增長,占全省印刷總產值比重更高。這充分說明廣東印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初見成效。如勁嘉股份收購江蘇順泰,美盈森收購深圳金之彩,東風股份收購香港EPRINT、汕頭可逸塑膠等,通過并購實現產業鏈外延式擴張和整合,提高產業鏈各環節利潤和經營效率。 科技創新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通過科技創新,企業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調整產品結構,開拓新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近年來,廣東省政府部門非常注重引導印刷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科技創新效果明顯增強。如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廣東省印刷復制業協會承辦的“十大最具競爭力印刷企業”和“十大誠信印刷企業”的評選活動,主要目的是宣傳和樹立一批在市場競爭、科技創新、遵紀守法、誠信經營、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印刷企業典型,激勵全省印刷行業繼續加快轉型升級。從2012年開始舉辦,兩年一次,至今舉辦兩屆。2014年,評選出的“十大最具競爭力印刷企業”和“十大誠信印刷企業”的企業中,有14家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是國家、省級技術中心,獲得各類專利發明360多項。入選的印刷企業2014年銷售總額共達150億元(20家的產值約占全省印刷產值的7.8%);人均勞動生產力近60萬元,遠高于行業平均的24.4萬元。 綠色印刷進一步推進。自從國家推動綠色印刷以來,廣東印刷企業積極響應。有不少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綠色印刷的要求,購買低碳環保印刷設備和輔助配套設備(器件),改進工藝生產設計,改造廠房,以達到國家排污和噪音的標準,同時采用環保原輔材料進行生產,以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有的企業還會根據客戶的要求,通過清潔生產審核或獲得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即綠色印刷認證)。目前,廣東省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的印刷企業有39家,獲得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有58家。 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進一步提高。由于市場競爭白日化,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企業員工流動較頻繁,傳統的印刷企業為提高生產率、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積極投資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或者改造聯動化設設備,如采用印刷裝訂一體機、印刷連線機、自動制盒機、自動制袋機、膠(精)裝聯動線和智能自動檢測設備等等。從這兩年廣東舉辦的印刷展覽會可以得到證明,無論從展出的設備還是成交設備,印后加工設備比例明顯提高。 精細化管理得到重視。受國內外經濟持續疲軟的影響,印刷市場呈現萎縮,企業競爭更加激烈,企業更加注重管理。近年來,印刷企業開始將精細化管理引進到行業來,并越來越加以重視。精細化管理可以對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監控,即從物料投產至成品入庫的全生產過程,采集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所有事件,并對物料消耗、設備監控、產品檢測進行管控等,為企業贏得時間、贏得質量、贏得效率、贏得效益。 兩大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一方面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比較突出。從廣東印刷產業結構看,中小型的印刷企業約占97%,但其產值只占到全省的30%,說明整個產業生產能力過剩較為嚴重,同質化競爭造成部分印刷企業吃不飽,開工不足。另一方面是地區布局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印刷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的印刷企業很少,數量和技術存在著較大差距,而近幾年也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因此,廣東印刷產業亟需逐步推行“大強小專”的生產經營模式,形成“差異化”市場競爭體系,以及推進企業資產重組,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資金投入不足。印刷行業本身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但由于近年來國家對印刷行業缺乏重視,甚至把印刷行業視為高污染、高風險的行業,因此企業很難從政府或銀行得到資金的支持,從而影響到企業的技術革新,導致創新動力不足,最后影響到整個印刷行業的進一步提升。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重視印刷行業,加大資金投入,促進轉型升級。 (作者單位為廣東省印刷復制業協會)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