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冠華:以“順勢”破“冰勢”14
發表時間:2016-08-19 12:02 盡管競爭嚴酷,但大族冠華依然表現鎮定,發揮如常。2013年大族冠華的整體經營情況相較2012年穩步增長,而之所以能夠交出這張逆勢上揚的成績單,國際市場的貢獻功不可沒。 盡管已步入5月,這個春夏交替的時節卻依然讓人感覺到陣陣涼意,正如印機行業所呈現的發展現狀——負增長、低運行的整體運營表現,涼意襲人。也許正是這樣一種低迷的氛圍,方能體現堅守的可貴與突圍的不易,就如同大族冠華為我們所展現的那般。 說起國產印刷機品牌,大族冠華不能不提。從2006年營口冠華與大族激光合資、11月新公司掛牌,2009年憑借“野狼戰術”,創下當年銷售380臺設備的業績,在市場最蕭條的時候,創造了行業、企業歷史上最好的產銷水平,并一舉確立了其在行業里的前三甲地位;到2011年底,正式宣告收購日本筱原,僅用兩年時間就讓筱原品牌真正在中國市場扎了根;再到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14年英國IPEX印刷展,作為僅有的兩家傳統印機制造參展商之一,攜冠華與筱原雙品牌產品驚艷亮相并取得超出預期的成績,通過此次參展,大族冠華不僅向世界展現了來自中國的傳統膠印的風采,更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制造,將中國品牌帶向世界舞臺。 從中國到世界,大族冠華站上了更廣闊的舞臺。這個已有36年歷史的企業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隨著印刷行業經濟形勢的錯綜復雜,大族冠華又將有怎樣的考量和動作? 遼寧大族冠華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基地主辦公樓 形勢巨變 步步驚心 “此輪淘汰賽后,只有70%的企業能夠活下來,這其中,僅有30%的企業憑借轉型、升級,脫穎而出,剩下的40%僅能維持生存,勉強度日。‘3-4-3’將是未來兩至三年內印刷行業的競爭格局。” 任何一個行業、一家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形勢。當前中國經濟整體正處于轉型期,印刷行業并不例外地進入了周期性波動的低谷期,在這一時期,印刷需求總量可能不會增長,甚至出現萎縮,印刷企業面臨殘酷的行業洗牌。而去年下半年國家陸續出臺反對四風、限制公款消費等多項宏觀調控政策,使得月餅、煙酒、賀卡、臺掛歷等公款消費大幅下跌,這對部分印刷企業而言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對此,長期密切跟蹤市場一線的大族冠華總經理劉學智深有體會,“毫不夸張地說,從去年到現在,印刷行業倒閉的企業平均達10%,個別地區甚至達15%,這其中包括了不少大企業,足以說明競爭的殘酷程度”。 據分析,此輪淘汰賽后,只有70%的企業能夠活下來,這其中,僅有30%的企業憑借轉型、升級,脫穎而出,剩下的40%僅能維持生存,勉強度日。劉學智將之形象地概括為“3-4-3”。“這將是未來兩至三年內印刷行業的競爭格局。” 下游企業的不景氣令身處產業鏈上游的國產膠印機制造面臨嚴峻挑戰。在機械行業的13個小行業當中,唯有印刷機械在2013年的業績表現是負增長,不少企業遭遇滑鐵盧。盡管競爭嚴酷,但大族冠華依然表現鎮定,發揮如常。2013年大族冠華的整體經營情況相較2012年穩步增長,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1%。其中專一生產的筱原對開以上多色膠印機的銷量占多色機銷售總額35%。劉學智坦言,之所以能夠交出這張逆勢上揚的成績單,國際市場的貢獻功不可沒。“現在的實際情況就是,低端的、小幅面設備正日益失去市場,而高端的、智能化大幅面設備需求量仍在穩步增長。”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國產膠印機制造業面臨的客觀實際。 得來不易的成績單讓劉學智感慨萬分,如果沒有當初并購且成功消化筱原產能的膽量和勇氣,如果沒有大族冠華人順勢而為,迎難而上的前瞻和堅持,也許今日的大族冠華依然是一家囿于國內市場,徘徊小幅面產品領域的企業,雖然偏居一隅的小日子能過得安穩,但卻經不起大風浪。盡管如此,劉學智也同時強調,經營指標雖有所增長,但是離預期尚有一段距離。距離意味著不足,也意味著成長的空間。盡管行業正在遭遇劇變,盡管這一路走來步步驚心,謹慎的大族冠華人依然不失樂觀,他們堅信膠印的優勢依然存在,膠印的前景依舊光明。 顛覆傳統 跨越未來 “雙品牌戰略的精準定位,小型合版云印刷平臺的創新服務,成為大族冠華逆勢突圍、跨越未來的兩柄利器。” 置身顛覆與跨界的時代,企業想要活得更精彩,就必須改變過去的模式、過去的經驗,用創新的思維去經營現在和未來。勇于改變是那些成功者的共同基因。 大族冠華一路走來,改變始終相伴。2004年大族冠華推出冠華品牌四色機,并投放市場,完成了從小膠印到重型多色機的轉型。此后大族冠華又通過市場調研,敏銳地覺察到日漸成熟的智能化大幅面膠印技術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從而促成了2011年對筱原的收購。而現在,隨著時勢的變遷,大族冠華又意識到客戶不僅僅需要產品,更需要顧問式的升級服務,由此大族冠華積極轉變服務理念,打造創新型服務模式。 國際化戰略 打造獨特“雙品牌” 2011年12月大族冠華對外宣布,經過9個多月的推動,正式收購素有“日本海德堡”之稱的日本筱原公司的產品技術、專利、裝備和全部庫存,開始正式向高端大幅面印刷機領域進軍。一時間,“大族冠華收購筱原”成為當年印刷界點擊率最高的新聞事件。 在注入“筱原元素”后,大族冠華由進步轉向進化,由量變轉向質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筱原的收購不僅使大族冠華打響了品牌,成為業內為數不多的成功進行國際并購的企業,亦使其完成了從中小幅面到高端大幅面的產品全覆蓋。 站在更大平臺之上的大族冠華顯然有著足夠的底氣,其精心打造的筱原中國和筱原日本兩個生產基地,分別面向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 目前筱原產品均已實現批量生產,其中筱原日本出品的印刷機產品,完全采用最嚴格的日本制造,產品質量、穩定性達到國際標準,廣受日本及歐美等海外市場的歡迎。由筱原中國裝配的印刷機由日本技術、日本工藝、并由日本員工進行監督管理,很好地保持了筱原品質的原汁原味。自2012年首臺下線,現已成功售出100多臺,其中,購買2臺以上機器的客戶有10多家。大族冠華依托筱原日本成功打開國際市場的同時,也加快了筱原中國在國內市場的前進腳步,在大幅面市場牢牢站住了腳跟。 收購筱原,讓大族冠華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中國制造與日本制造之間的差距,劉學智對此總結了五點:第一,中國裝配工人的職業化程度不高,缺少三種精神,即“死板式認真,狂熱式敬業,魔鬼式細節”,而這也是最大的差距點;第二,裝備水平欠缺。在制造精度上,國內生產習慣于有一定的誤差,而日本則要求“零誤差”;第三,原材料不過關,因此大族冠華百分之九十的原材料都要靠進口;第四,國內的生產標準不高;第五,配套環境不成熟,缺少專注某一細分領域的企業。 善于學習的大族冠華人將觸動和改變“輸入”冠華品牌,借勢筱原技術得天獨厚的基礎,完成了對冠華品牌的升級。而獨特的“筱原+冠華”雙品牌戰略也讓大族冠華收獲市場更多的關注,成為膠印機制造界的一道靚麗風景。 創新服務 合版+云印刷 隨著市場形勢日益嚴峻,有著敏銳市場嗅覺的大族冠華意識到,客戶真正的需求不在于印刷機本身,而是要活下來、要賺錢。大族冠華決意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從低級的產品提供商轉型更為高級的顧問式服務商,將重心轉向幫助印刷廠拓展活源。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論證與前期準備,大族冠華開創性地推出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小型合版云印刷平臺,以幫助那些有心開展網絡印刷業務又無雄厚資金實力的中小型印刷企業建立更大的業務平臺。 10年前,當名片印刷還在使用小型名片機印刷的時候,一盒名片的印刷費用需要20元;10年后,同樣的一盒名片使用合版印刷,費用最低可到2元,一盒名片印制成本的變化讓我們看到商業印刷所經歷的變革,以及這場變革所造成的小型名片印刷企業被淘汰出局的命運,而引發這場成本革命的推手其實正是印刷效率的提高。 以印刷A4紙規格為例,采用合版系統的大幅面印刷機每天可以更換60套以上的印版,每套8幅A4,這樣每天的印刷量可以接近500種不同印張,而小幅面印刷機一天的印刷量最多卻只有100來張。比較之下不難看出,隨著印刷方式發生革命性變革,具有提升印刷效率、降低印刷成本等顯著特點的合版印刷,必將成為未來印刷發展的趨勢。 相較于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同樣有合版印刷的需求,只不過受到生產成本的制約,他們很難憑一己之力實現合版印刷。為了滿足中小型企業對于合版印刷的需求,大族冠華醞釀推出更具價格優勢的合版印刷服務。據介紹,2014年5月,大族冠華和寧波“我要印”聯合推出“小型合版云印刷系統”。該系統依托于云平臺,將向買家(客戶)賣家(印刷廠)提供業務對接及云儲存服務,以及面向賣家的合版、自動拼版服務和ERP等服務項目,可進行網絡自動報價。現已在大族冠華的多家客戶中完成了前期測試。 據了解,目前該系統對一些印刷客戶的開放程度為全開放,例如,零散單客戶、廣告公司、一些中介、打字復印店等等,而對印刷廠則是有限開放,即僅面向大族冠華自己的客戶,包括合版印刷客戶以及其他大客戶。此外,該平臺是大族冠華與國內知名的企業合作,共同打造的第三方具有權威的知名的公眾服務平臺,使得該平臺有第三方支付的保證,將同淘寶網一樣開放,亦可進行競價、信譽評價等等。 小型合版云印刷系統的推出是在合版印刷基礎上的創新和延伸,它將合版的印刷方式“植入”云平臺,意味著從接單方式到生產模式的全流程改變,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經營理念和生產方式。作為系統出品方的大族冠華也由此“搖身一變”,轉身為溝通印刷客戶與其終端客戶的“中間商”。大膽的“跨界”之舉讓大族冠華成為當之無愧的創新模范。 伺機而動 蟄伏探索 “研發自主品牌的數字印刷機是一種探路式的嘗試,而非孤注一擲的冒險。這是大族冠華為迎接未來發展而進行戰略準備。” 機會總是青睞于有準備的企業。大族冠華人堅信,“沒有夕陽的行業,只有不努力的企業”。在他們看來,危與機總是辯證地存在,危機四伏換個角度來看,即喻示著機遇叢生。一向善待機遇的他們伺機而動,開始了新一輪的蟄伏探索。 隨著海外市場復蘇,海外印刷企業的設備購買意愿相應增強,這便為大族冠華的“走出去”帶來更多的機會。據透露,大族冠華將對筱原日本進行擴建,大幅提升其生產能力;同時,以日本作為基地,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爭取在全球范圍打響大族冠華品牌“希望今后在提到大族冠華,不僅僅是中國品牌,更是國際品牌。”劉學智對此滿懷期待。 原有的冠華品牌,鑒于局部地區市場趨于飽和的實際,大族冠華將采取下沉戰略,加大對尚有較大需求空間的二三線城市開發力度,與此同時,向印后數字化、自動化方向轉型。 除了繼續加大膠印機產品的開拓力度外,大族冠華亦在數字印刷領域展開試水,意圖有所作為。2013年,大族冠華的數字印刷機制造項目被公布,其“秘密”進行了三年的研發項目被推向了前臺。據介紹,這款集各方大成的單張紙數字印刷機,噴頭技術來自日本,平臺由冠華與筱原聯合設計。據了解,大族冠華所研發的數字印刷機將主要應用于按需印刷、包裝印刷領域,未來亦有可能延伸至商業印刷領域。 對大族冠華而言,研發自主品牌的數字印刷機是一種探路式的嘗試,而非孤注一擲的冒險,“我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短期內獲得巨大的成功,而是為了迎接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進行戰略準備”。 問及這些年做印刷的感受,在印刷行業奮斗數十載的劉學智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最大感受就是做印刷越來越難。印刷業局部產能嚴重過剩、前期投資過度、價格戰激烈。過去的概念是要想發搞印刷,現在的說法則是要想自殺搞印刷”。雖然形勢嚴峻,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希望依舊存在,劉學智強調。至于如何抓住機會,他給出了五點建議,“第一,信心很重要;第二,戰略要轉型;第三,成本決勝負;第四,效率定乾坤;第五,市場是根本。” 采訪中,劉學智的一句話令筆者記憶猶新,“做企業的信念和信心不能變,不能半途而廢。”正如那句詩所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通過大族冠華,我們看到企業發展如履薄冰,必須緊跟形勢,看清前路。因勢而動的過程也許充滿挑戰和坎坷,但是就像陽光總在風雨后一樣,終會迎來撥云見日的那一刻。 附:大族冠華大事記 · 2006年,營口冠華膠印機有限公司與深圳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遼寧大族冠華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1年,收購全球著名的印刷機制造商——日本株式會社筱原鐵工所,向高端大幅面印刷機領域進軍。 · 2012年,參加德國德魯巴展會。本次展會是成功收購日本筱原后,大族冠華首次以冠華和筱原雙品牌戰略形象在國際性展會亮相,兩種品牌印刷機訂單總量均創歷史新高,展會獲得空前的成功,這對大族冠華大舉進入國際市場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同年5月,株式會社筱原日本在靜岡市正式成立,公司國際化戰略再次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2013年,高調亮相北京china print,再次以雙品牌亮相,期間推出印后新設備——激光模切機,顛覆了傳統模切工藝,成為大族冠華進軍數字印后的重要“武器”。10月首次參加了日本國際印刷展會JGAS2013, “消失”的筱原品牌強勢回歸,在日本印刷界引起轟動。 本文系《印刷工業》雜志社獨家供稿,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