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讀數據27
發表時間:2016-08-19 13:03 我們在報刊、雜志上有時會看到這樣的報道:某某行業某年產值為×億元,占國內gdp的×%,增長速度超過gdp增速×個百分點。其實這種說法是不確切的。 首先我們要弄清幾個基本概念。 1.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是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2.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結果。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3. 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品的總量,它反映了在一定時間內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 4. 不變價,是對同一產品采用同一時期或同一時點得到的工業產品的出廠價格。隨著經濟的發展,各行業的價格結構也會不斷地發生變化,為了更好地反映這種變化對于經濟的影響,需要每隔若干年調整一次不變價基期。我國自開始核算國內生產總值以來,共有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8個不變價基期,目前的不變價基期是2010年。 現以2013年國民經濟發展公報為例進一步進行介紹。 公報指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68845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957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249684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262204億元,增長8.3%。 上述這段文字明確表示國內生產總值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之和。而gdp增長速度是不同年份之間的不變價之比,并不是簡單的每年gdp值的比較。由表1可以看出,公布值低于簡單數字比。 我們之所以說拿產值和gdp直接進行比較是錯誤的,這是因為一個是增加值,一個是現價;而速度不能進行比較,是因為一個是不變價,而另一個是現價,其中包含了物價增長因素。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