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發展理念之浙江行(二)14
發表時間:2016-08-19 13:22 于印刷界而言,在經濟走勢與經營形勢充滿挑戰的當下,如何對標“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完成產業轉型與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無疑是一個亟待深入的大課題。 2016年3月28日—31日,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徐建國,副秘書長王健、李君,印刷機械分會秘書長宋寶志,理事長助理孫德意一行,在浙江省印刷協會秘書長黃瀚軍的陪同下,調研杭州及溫州地區的印刷行業企業,到訪第二站為:國內紡織數碼噴印裝備制造旗艦、成功研制國內首臺數碼噴墨印花機的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國內印刷油墨生產商陣營中的三甲、UV油墨領軍企業,杭華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宏華數碼: 從數碼印花“黃埔軍校”到“時尚魔術師” ![]() 調研第二站之國內紡織數碼噴印裝備制造旗艦、成功研制國內首臺數碼噴墨印花機的宏華數碼 跟隨宏華總經理金小團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公司一樓的展示大廳,之所以用“大”來形容,不單單指空間,更在于其展品——墻上、地面,目力所及之處,不同材質、不同規格的紡織品映入眼簾,它們造型各異,色彩斑斕,可謂琳瑯滿目。這里,展示著生活的細節與品位,一件件堪稱精美的工藝品,讓目不暇接的我們不禁產生了恍惚,此處為何處。宛若走在時尚前沿的體驗,在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傳統”瞬間綻放的魅力之余,仍不禁感嘆,印刷與時尚的距離原來如此之近。 感謝這場時尚秀的幕后導演,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用自己研制的魔術棒“數碼印花技術”,讓我們體驗了時尚家居的風情。 ![]() 宏華數碼告訴我們,印刷與時尚的距離原來如此之近 與第一站到訪企業科雷同齡的宏華數碼是國內最早開展數碼印花技術的企業,并于2000年,推出了自主研制的首臺數碼噴墨印花設備。據金小團介紹,公司目前正著力拓展兩大板塊業務:紡織數碼噴印裝備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打造基于互聯網的紡織品大規模智能制造平臺。其重點產品包括CAD/CAM/CIM系統、數碼印花系統、噴墨直接制網系統、廣告噴繪系統、地毯噴印整體解決方案等。長達二十年的積累,宏華數碼已將業務拓展至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貢獻率接近50%。 在數字印花界,宏華數碼被譽為“黃埔軍校”,對此金小團頗為自豪。于內,在這個兩百來人的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過40%;與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長期保持項目和人才流動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引進青年科學家主持項目研發,建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一位與其合作的教授已入選院士。于外,組建數碼印花培訓中心,設立系統規范的數碼印花培訓課程;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合作成立數碼印花實訓基地,向高校開放首批15家數碼印花實訓基地,培訓了2000多人次高校學生和設計師;獨家冠名贊助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評選優秀數碼印花設計作品……作為國內數字印花領域的拓荒者,宏華數碼身體力行,在事實上承擔了產業引路人的角色。對于數字印花技術的推廣,宏華數碼可謂煞費苦心,甚至別出心裁地在其企業官網上掛出了數碼印花體驗館,用生動的示意圖,動態演示上漿、印花、蒸化、水洗的全過程。 浸潤數碼印花領域多年,金小團感慨頗深,他總結,數碼印花技術一路行來,既有可喜發展,如打印速度越來越接近傳統印花,墨水等使用成本大幅下降,數碼印花訂單獲得增長,又面臨市場拓展艱難。據介紹,紡織品印刷的數碼化起步于1999年,然而截止目前,全球市場平均占有率不到2%,發展最好的當屬歐洲,占有率超過了30%。金小團坦言,推廣緩慢與紡織品印染企業普遍規模小,不愿做大投入有關。此外,主流消費人群的消費觀念也同樣是個關鍵因素。 ![]() 宏華數碼總經理金小團向中國印工協理事長徐建國(左一)介紹企業發展路徑 談及消費觀念,對消費經濟頗有一番研究的徐建國理事長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可能不出三五年,中國特色的“大媽經濟”會落幕,今后的消費主導權將交至80后中產階級,而這個群體對價格不會那么敏感。徐理事長建議宏華數碼,一定要瞄準這一代人,也要相信堅持就能有收獲。 顯然,要調動需求市場和消費市場的積極性,需要合適的商業模式,但同時又不能走上傳統拼價格的老路。謀定而動的宏華人,再三考量后找到了一條出路:做平臺。 數碼印花具有精準噴印、海量花型、個性化定制、綠色環保的特點,無疑是服裝業對接互聯網+的有效路徑。置身產業鏈中端的宏華數碼,完全可以搭建一座橋梁——一端連接服裝智能化生產工廠、家紡智能化生產工廠,窗簾、地毯智能化生產工廠,一端通過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或創客平臺對接消費者、設計師。橋梁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批量化的成本和個性化的產品。而數碼印花能夠以零成本實現紡織品印花的個性化生產,反過來,只要成本降低,市場就能接受,并由此作用于數碼印花的發展。 ![]() 宏華數碼開發的“米印”平臺面向消費終端,提供個性化圖案 “米印”正是宏華數碼平臺化戰略的產物,由宏華數碼與一所大學共建,面向消費終端。該網絡平臺每天可以向用戶提供十多款免費設計圖案,其設計庫目前累計圖案已超過6000多種,當然用戶還可上傳自己喜愛的設計或照片,申請個性化服務。在展示廳二樓,我們見到了一個超大屏的顯示器,通過此界面,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選面料、擇款式、定尺寸、下訂單的全過程。就在去年,“米印”還與全國十佳設計師女神新裝特邀設計師劉思聰合作推出了多款女裝,獲贊無數。據透露,公司正計劃開發一套管理系統,用以連接前端接單平臺與后端生產,讓訂單生產進度一目了然。 中國紡織工業正面臨發達國家的高端制造和發展中國家低廉人力成本的雙向擠壓,能否發揮積淀了三十年的優質大規模制造能力,關乎這個產業的命運。“在歐洲,相同生產規模的紡織印染企業,其用工數量不到中國的1/5。”金小團舉例說明。通過數字化裝備+互聯網建立智能工廠,在他看來,是傳統產業保持全球制造競爭力的途徑,而這也正是身為紡織工業服務商的宏華數碼的絕佳機會。 列入宏華數碼“十三五”計劃的兩大重點項目均立足于此:一是研發自主可控的智能紡織噴印裝備,打通從定制到批量生產的產業鏈條;二是與兩家大型紡織印染集團合作建立智能工廠,形成產業化應用示范。 從“黃埔軍校”到“時尚魔術師”,試水全新的商業模式,宏華數碼展示的不只是一份專注,更是一份膽識和遠見。 宏華數碼名片 專業從事數碼噴印技術與設備的研發、生產,于2000年研制成功國內第一臺數碼噴墨印花機。 擁有56項專利技術,其中VEGA系列高速數碼印花系統榮獲國際科技發明二等獎,在墨水研發、電機控制、噴頭的技術應用、軟件開發等核心技術方面,基本比肩國外先進水平。 榮獲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承擔國家“863”計劃研究項目及“十五”期間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有關部門指定其成立“國家數碼噴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 杭華油墨: 有一種情懷叫匠人精神 ![]() 調研第二站之國內印刷油墨生產商陣營中的三甲、UV油墨領軍企業——杭華油墨 想象一下在似錦繁花、滿眼蔥翠中驀然發現一座工廠而且還是化工廠時,你的反應會是什么?是匪夷所思、大呼意外,還是感慨現代工業與環境的和諧共處?實話實說,這些都是我們初見杭華油墨時的真切體會。不過,當我們帶著驚嘆號步入杭華油墨的會客廳時,眼前所見很快令我們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更大的驚嘆號:透過明亮的落地窗,180度錢塘江景清晰可見。忍不住臆想,也許正是得益于長居開闊之地的大視野,杭華人因而擁有了一份蕩胸生層云的坦然心態吧。 在這家中日合資企業里,隨處可見日式管理的嚴謹與精細化。例如,矗立于醒目位置的告示牌,那上面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注明了公司的質量方針、環境方針、安全方針;安靜待在車間角落的回收桶,那里是“廢渣”集中點,大量沾上顏料的抹布、零散的包裝材料充斥其中。據介紹,此類廢渣一年約有300噸,覺得有文章可作的杭華人正琢磨著如何變廢為寶,開始研究可回用的抹布。 ![]() 矗立于醒目位置的告示牌上,注明了公司的質量方針、環境方針、安全方針 嚴謹的態度成就了一個有目共睹的技術狂。2013年9月,杭華油墨組建印刷實驗室,同時自掏腰包,花1000萬元購進一臺日資品牌的六色膠印機,只為試驗用多色膠印機搭建印刷油墨研發驗證新平臺,為新產品開發成功率的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和滿意度的提高提供硬件保證效果。而投資近2000萬元并于去年完成改造氣象色譜分析室更是高大上,那些價值不菲的分析儀器無不彰顯持有者的技術格調與情懷。 對技術的偏執并不意味著對應用的忽視,事實上,杭華人設定的目標正是從單純的油墨產品提供者轉變為油墨應用工程服務者。據公司副總邱克家透露,為助力印刷廠從源頭環節控制VOC排放,杭華油墨已經啟動無VOC排放油墨即純植物油的研發項目,目前正在組織研發人員大力攻關。此舉既可解讀為杭華油墨作為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公民的擔當,也可視作杭華油墨對需求市場走勢的預判。 然而,印刷的環保問題不是僅靠在產業鏈上某幾個環節努把力就能得到徹底解決的,全產業鏈的攜手尤其是終端客戶的認同至關重要。比如水性墨的使用,盡管相比凹印油墨環保,但其在生產效率、印品質量方面的表現力不強,這就需要得到對色彩挑剔的用戶如煙廠方面的認同與接受。“其實,包裝領域如果能夠貫徹減量化、輕量化的發展理念,同樣有益于環保油墨的推廣。”有著二十年油墨領域從業經歷的邱克家說道。 ![]() 杭華油墨副總邱克家(左一)對于行業、企業的VOC治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對于VOC治理路徑的問題,徐建國理事長同樣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哪些是適合的路徑,不同企業可能選擇不同,要根據自身實際。比如,有的大企業會要求從源頭控制,針對這類需求,像杭華油墨這樣的先進企業就可以先行動起來,為其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支持。只有動起來,才能發現問題,進而完善相關技術。有的企業也許干脆轉變工藝,由凹印轉柔印,關于這類需求,一方面是否可以主動爭取環保部支持,另一方面用戶的心態也需要加以引導,不能既讓馬兒跑又不讓吃草。還有的企業可能選擇末端治理。不管選擇哪一類路徑,協會都可以配合做很多工作,比方說推介幾家應用方面的樣板企業,把好的經驗推廣到整個行業。” 2015年,杭華油墨收獲了10億的銷售業績,穩居行業前三甲,而在今后的歲月里,杭華人仍將堅守那份匠人情懷,穩步邁向前。 杭華油墨名片 1988年10月成立,1992年6月建成投產。2011年12月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設有5個子公司,分布在廣西、湖州、安徽、廣州、杭州。 股東方由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日本國株式會社T&KTOKA,杭州協豐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三方組成,管理層持有少量股份。 油墨產品種類豐富,囊括平張紙膠印油墨、書刊輪轉膠印油墨、商業輪轉膠印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大豆油系列油墨、票據專用油墨、凹印油墨、水性上光油、特種油墨等專業領域。就產品 結構而言,UV油墨與膠印油墨占比超過80%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