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發展理念之廣東行(二)42
發表時間:2016-08-19 14:02 “與其讓傳統改變我們,不如我們改變傳統。”德泰、天虹的轉型軌跡恰恰詮釋了印刷企業如何在新的時代綻放出屬于自己的新的生命力。 于印刷界而言,在經濟走勢與經營形勢充滿挑戰的當下,如何對標“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完成產業轉型與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無疑是一個亟待深入的大課題。正是帶著這樣的思索,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組建了由協會理事長、副理事長掛帥,秘書處成員為組員的調研小組,按計劃分赴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北京、廣東等地,密集走訪來自不同印刷領域的行業企業,以期通過對樣本企業得與失、成與敗的解讀,把脈行業痛點,發掘有益探索,啟迪產業未來。 2016年3月,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陸長安、副秘書長王鳳娜,包裝印刷分會秘書長任伊娜等一行對廣東地區印刷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第二站走訪了東莞市德泰紙制品有限公司、東莞市天虹紙品有限公司。
德泰總經理聶發慶(左圖左二)陪同中國印工協副理事長陸長安、副秘書長王鳳娜一行參觀公司 東莞,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在這樣一片土地上操辦實業,特別是紙品包裝這類傳統制造業,可謂競爭激烈,舉步維艱。但是,有一家紙制品印刷包裝企業卻擇逆流而上,從產品研發、品質把控、企業管理等全方面轉型升級,開創了精品包裝“數據化管理”的新天地。這就是東莞市德泰紙制品有限公司。 德泰創立的初期階段,跟大多數同類企業一樣,多是低端產品的包裝和粗糙的人工管理。但是經歷了用人成本不斷上升,客戶要求越來越高,并與國際先進企業接觸越來越多之后,德泰總經理聶發慶發現,低端包裝的路子走不通了,德泰必須轉型升級,于是,他將企業的發展定位瞄向了“高、精、尖”和高效的“數據化”管理。 “高”就是“定位高端”。德泰目前的客戶主要面向國際市場,涵蓋了歐美老牌洋酒、知名化妝品、高檔香煙、高檔禮品等,與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相較于同類企業,德泰的客戶定位可以稱得上是國內最高端的了。聶發慶表示,“與高端客戶合作的好處一是可以倒逼企業技術革新,二是及時了解通行于全球的標準化管理,這對德泰來說,受益良多。” “精”就是“制造精品”。一流的客戶定位就必須要有一流的產品與之相匹。在德泰的產品展覽室,陸長安副理事長對精美的包裝盒贊不絕口,“非常之美,堪稱藝術品!”實際上,購買奢侈品,買家最先接觸到的并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包裝,德泰正是用完美的產品設計、高度的藝術契合、精美的包裝效果,無形中給奢飾品增分添彩。陸長安副理事長表示,沒想到國內的精品包裝已經可以做到這樣的水準,德泰給紙品包裝行業樹立了標桿。 “尖”就是“技術拔尖”。德泰擁有從德國、日本等地引進的世界一流印前、印刷、印后加工設備和檢測儀器,并擁有從設計研發、打樣制版、印刷及印后加工一整套完善的工藝流程,能夠將膠印、UV印刷、絲印等多種印刷方式組合起來靈活應用,滿足客戶全方位的要求。更為重要的是,德泰同時具有行業領先的自主技術研發實力,攻克了一系列包裝印刷難題,特別在印刷顏色的控制、表面特種工藝處理和可折疊精品盒等專業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多項外觀結構設計專利。 當然,最讓聶發慶所為樂道的還是德泰的“數據化”管理。印刷包裝行業本質上屬于定制型制造業,由于標準和要求都在客戶那里,這就對產品(訂單)信息傳遞的精準性、成本管控的精確性提出了極高要求。為此,德泰自行研發了一套企業數據化管理系統,這是一個將客戶、產品、設計、成本分析等一系列要素融合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似的數據庫。這套數據管理系統實現了產品從報價、產品設計到打樣生產、采購、倉庫管理、成本分析,直至出貨收款的全部流程的數據化管理。得益于各項數據的積累和數據庫的不斷更新完善,數據化管理給德泰帶來的是精美的產品設計、高效的生產方式及完整的品質把控,而且從產品設計到出庫的每個流程都可以實現精確管控,極少會出現差錯,由此從德泰出去的產品都能得到客戶的認可。聶發慶表示,這套數據化管理系統已經用了十幾年了,積累了大量的生產工藝參數、品質控制參數及產品測試數據等管理數據,且每隔半年都會進行升級,可以確保跟上客戶最新需求。 德泰的成功,無疑給紙品包裝行業樹立了很好的標桿效應,事實證明,傳統制造業完全可以通過調整定位和技術革新實現向現代制造業的完美蛻變! 隨著書刊印刷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說明書及書刊產物逐漸被電子傳媒所代替,在金融危機過后的2013年初,原本從事書刊印刷的東莞市天虹紙品有限公司業務呈逐漸下滑趨勢。總經理袁丹經多方考察,敏銳地洞察到傳統經營模式的衰退、人口紅利的減少、原材料及員工薪資的增張、國外客戶對品質系統不斷的提高,以及價格壓縮式下跌等因素對公司造成了巨大影響。如果天虹靜觀其變,原地踏步,那么3~5年后難免逃脫停產歇業的命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搏。憑借與國外一些500強企業十余年合作的堅實基礎,天虹在2015年初開始升級轉型,從一家從書刊印刷企業成功轉型為包裝印刷企業。目前天虹主要為諸多世界500強及國際大牌企業服務,如SONY、KENWOOD、PHILIPS、SHARP等,公司產值蒸蒸日上。 淘汰落后設備,優化產能組合,提高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 天虹成立之初,其獨特的雙面印刷機就在書刊產品上得到廣泛運用,在產品的結構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強大的書刊印刷及裝訂實力幫助天虹迅速在印刷領域打開了一片天地。但這些年塵已久的設備在產能及品質的管控下漸顯弊端,隨著人力成本上漲,利潤空間下滑,企業舉步為艱。為此,公司逐步淘汰或置換設備,實現自動化生產線,2015年公司增設了KOLBUS雙開精裝龍,僅精品書系列一條生產線就節省了近30個人工,且產能增加30%,將精品書的品質提升到標準化。2016年天虹又引進了海德堡5C CX-102D印刷機,增設色頻管理系統,加快了數字化印刷的進程。 調整產業結構,全方位一體化服務客戶 以前天虹的業務僅限于書刊印刷,單一的生產模式使其流失了許多客戶。現公司增設廠房12000平方米、增設彩盒包裝生產線、電子產品工藝盒自動流水線,晟圖皮殼機、鴻銘天地盒自動流水線、奈本UV5色商標輪轉機,實現了全方位一體化地為客戶服務,涉及書刊、彩盒、商標的印制,逐步開拓市場,打造了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
將設計與開發放在首位,爭取市場話語權 在硬件與軟件同步提升的同時,天虹努力練好基本功,將設計及開發擺在首位,積極參加客戶產品的包裝設計,爭取拿到客戶的第一手訂單,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 以前的天虹和很多印刷企業一樣,只是按照客戶的要求生產,最后得到的僅僅是一點點人工方面的微薄利潤,所以許多企業都不堪重負,一批批地倒下。窺探出其中奧秘的天虹,今年在開發、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逐步取得了小米、龍旗電子手機等電子設備商,BB 、1P系列等化妝品品牌的訂單。借助自身的硬件提升,天虹陸續與新客戶開展了良好的合作。 “與其讓傳統改變我們,不如我們改變傳統。”這是天虹總經理袁丹分享給我們的,相信天虹在未來之路上會飛得更高更遠。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