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 新引擎16
發表時間:2016-08-19 14:07 產業互聯網,對于正處在企業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時期的中國來說是難得的跨躍發展機會。網絡經濟成為經濟發展新常態時期,企業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發展的新引擎。 今天的世界已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工業4.0時代。進入工業1.0是1784年,手工勞動轉向機械化生產。工業2.0是1870年,第一條傳遞帶進入生產線批量生產。工業3.0始自1969年,第一款PLC應用走進生產自動化。工業4.0則由德國政府在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提出,該項目旨在通過CPS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的應用,使工廠進入智能化階段——實現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推動信息技術與材料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以及先進制造技術的結合,由此開啟產業互聯網時代。 2015年,中國經濟由舊的經濟發展狀態向新常態過渡,不可能一帆風順。從企業來看,經營困難、盈利前景不樂觀,制造業低迷的格局難有大變,而融資瓶頸約束、投資后勁不足的問題,尤為值得關注。進入新常態的中國制造業迎來了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繼續保持合理的增長區間,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是,完全不必對中國制造業過于悲觀,隨著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成效不斷顯現,制造業運行中的新亮點將接連呈現。 我們行業中的佼佼者——天津長榮印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始終以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含量新品為龍頭,對外與世界一流企業德國海德堡強強聯合,對內和印企跨界經營,涉足金融,探索現代化服務業,延長了產業鏈,為構建國際化公司積極探索。2014年,長榮開發了MK1060V壓紋機、MK2106E雙機組模切機、MK1000QF檢品糊盒機等新產品。同時還開發了檢品機自動上料裝置、模切機儲版裝置等,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水平,為智能化生產提供了基礎。公司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7452萬元,利潤總額16673萬元,利潤率高達24.7%,創造了制造業的高水平。 杭州科雷機電工業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CTP版材制造企業。2014年9月,科雷聯手美國全球圖像通訊系統成像技術的領導者ECRM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進軍北美圖像通訊市場。邁出了這一步,就為下一步的跨越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老牌國企北人集團公司本著“精干主業,減虧增效、整合資源、轉型發展”的戰略,通過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一方面對傳統印刷機進行數字化流程的升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向包裝領域發展,另一方面,對外展開合作,進行數字化印刷的研發與發展,為用戶提供一整套從前端到給紙、印刷,再到后端裝訂、成型的按需印刷整體解決方案。 新常態必然帶來新變化,而最大的變化就是供需變化。對制造業而言,過去,要素成本低,污染不付費或付費低,技術學習與進步成本低,很多產品停留在模仿階段,但市場有需求。現在則不然,企業必須轉型升級,自主研發、創新,否則產品就賣不出去,而這樣必然會導致產品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供不應求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需求疲軟、產能過剩,將成為當前新障礙。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供大于求的新障礙給制造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困難,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優秀的企業家就要學會化障礙為挑戰,迎著困難上,頂著風浪行,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奮進精神,科學認識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學會適應新常態,以新常態為動力,創造企業發展的新輝煌。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