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企業內部物流”要利潤15
發表時間:2016-08-19 14:14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在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中,物料用于加工與檢驗環節的時間僅占5%,其余95%的時間則處于儲存、裝卸、輸送和等待加工的狀態,且要特別指出的是,制造成本的20%~40%直接與物流環節的流通時間相關。實則,我國大部分印刷設備制造企業對內部物流綜合優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充分發揮物流管理在資源流通中的杠桿調節作用,因而導致企業內部存在諸如對市場需求變化反應慢、訂單交付不及時、生產效率低下和物料浪費等問題。 物流體系的發展方向 在這個向時間要效率的時代,我們必須使物料在最短時間內通過生產的各個環節形成成品,直達客戶。所以現在,物流的重要任務是從以生產為中心的供應鏈向以需求為中心的個性化、多品種、小批量的互聯網思維的供應鏈轉變,使整個物流在理念和實際操作層面實現跨越,主要有六個發展 方向。 1. 一體化是必然趨勢。物流一體化的核心是物流需求計劃,即以較低的營運成本滿足客戶的需求,將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與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整合。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強化了各節點之間的關系,使物流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 構建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企業內部物流體系。現代化企業內部物流應融合“工業4.0”的思想,實現以物聯網技術、信息技術、運輸技術、配送技術、裝卸搬運技術、自動化倉儲技術、庫存控制技術、包裝技術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裝備技術格局。在供應鏈管理結構下,供應鏈內相關部門或企業必須將供應鏈整合所需的信息與其他部門或企業分享,否則無法形成有效的供應鏈體系。 3. 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是企業內部物流的目的。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同時也提升了客戶對于物流服務水平的要求。為了及時滿足不同地區的客戶對產品的不同需求,企業應盡可能地將產品定制延伸到供應鏈的最終消費者。在客戶確認訂單后,根據訂單上的具體要求完成最后的組裝和配送,更加及時準確地響應市場的需求。這種個性化需求定制以較短的供貨周期、緊急訂單的靈活處理和庫存的合理調配等優勢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4. 提升增值服務和壓縮物流時間。據不完全統計,在大規模機械制造企業中,從事搬運貯存的工作人員占全部工人的15%~20%,可見僅搬運活動就已消耗大量的成本。此外,在物流環節,增值活動僅占生產和經營活動總和的5%左右。因此,整個企業的物流系統應重新布局與規劃,不斷地優化物流路線,減少不增值的活動,以此來提高效率。未來,許多企業將投入大量資源建立基本會計系統,著重提供增值創造、跨企業的管理信息以及能確認可創造價值的作業,而不僅局限于收益增加、成本升降。 5. 內部物流外包。我國制造業的外包物流只有61%,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大于70%。因而,在我國,將企業內部物流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物流活動大多具有跨功能、跨企業的特性,因此程序式整合是物流管理成功的重點。 6. 綠色物流是企業內部物流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隨著人類對環保的日益重視,“低碳”已經滲透到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在這種背景下,“綠色物流”的概念也應運而生,其為企業內部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綠色物流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物流系統的污染進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統和物流活動的規劃與決策中盡量采用對環境污染小的方案,如物料運送采用電瓶車,近距離配送或夜間運貨等方案;二是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料處理的物流系統。 ![]() 企業內部物流的“死穴”和“出路” 目前,大多數印刷設備制造企業的物流管理系統存在目標不清晰、難以量化、實際可操作性差等問題,很難對物流管理進行全程監控。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 物流整體管控水平低,物流環節中產生的物流成本主次責任不清,且現行的會計財務核算標準欠缺,不能充分地反映產生的物流成本;2. 缺乏系統的設計思想,物流儲運布局不合理;3. 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4. 運輸配送體系不完備,物流標準執行難,社會物流資源利用不充分;5. 高層管理人員缺乏對內部物流的重視,中層管理人員缺乏基礎物流理論知識,直接從事物流的人員缺乏對內部的物流鏈優化改善經驗;6. 缺乏合理的物流管理績效測評機制。 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印刷設備制造企業應該從以下方面加強優化管理。 1. 強化創新管理意識,構建流通節點的管控保障體系,樹立全局物流觀,學習借鑒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2. 優化整體布局,加快物流的標準化、專業化與自動化水平建設,合理配置物流的設施與設備,設計合理的作業場所;3. 加大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構建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物流體系;4. 發揮“第三方”作用,降低企業物流活動的自我服務比重,整合企業內、外部的物流資源,實現優勢互補;5. 加強物流人才建設,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強化現有物流專業人員的培訓,組建物流管理隊伍;6. 建立有效評估體系,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和調控,正確計算物流成本并評估物 流部門對企業效益的貢獻程度,分層分級建立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系統,實現內部管理突破。 我國印刷設備制造企業要想做好內部物流體系的建設,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企業核心領導既要有全局統領掌管能力,又要有不斷創新的前瞻發展理念。只有多方協同配合,著手行動,才能優化物流資源,降低流通成本,使有限資源得到最大利用。 (作者單位為卡萊(梅州)橡膠制品有限公司)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