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關愛計劃, 讓人才常“駐”我家54
發表時間:2016-08-19 15:14 如今,很多企業經營者都在抱怨80后、90后員工的流動性很大。實則,對于這部分員工而言,快樂與歸屬感更重于對金錢的獲得。企業只要多花些心思對員工實施關愛,那么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快樂的工作氛圍 快樂的工作氛圍不但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而且還利于團隊協作,從而促進目標的達成。但如何才能制造快樂?筆者認為,一是創造幽默,二是不吝嗇認可與贊賞。 1.企業管理的幽默 矛盾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得當的幽默技巧或可迅速化解這類矛盾,讓人際關系重新變得更加融洽。對公司而言,在保持員工士氣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和“突破桎梏的思維”,是十分重要的,而運用幽默管理,經營者往往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 某紙箱公司委派制版車間主任臨時代管印刷車間,班前會上,員工們對新領導輕視的眼神令這位車間主任如芒刺背。他想了想有聲有色地說道:“大家可能對我還不太熟悉,而正是基于這一點,公司領導才讓我兼任印刷車間主任的。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某縣領導到《新婚姻法》普法宣傳模范村視察,一行人來到村口,遇見一位老大爺,縣領導上前就問:‘老人家,您知道近親為啥不能結婚嗎?’老漢笑而不答,縣領導再三追問,老漢不好意思地說:‘太熟不好下手!’”聽及此,員工們哈哈大笑,車間主任的幽默不僅打破了尷尬的局面,并通過笑話告訴大家,新的整頓治理馬上就要開始了。不久,該車間主任幽默的管理風格得到印刷車間全體員工的認可,員工們愿意與他交流、談心,兩年來,他領導的印刷車間沒有一個人離職、跳槽。 2.認可與贊賞 員工得到適時、恰當的認可與贊賞,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感。實則,有效的員工認可與贊賞,是藝術亦是科學,它是任何規章制度所不能及的。認可與贊賞員工必須遵循即刻、明確、真誠、平等、細致、驚喜的原則。其中有兩點需要特別關注。一是不要只告訴員工他們做得好,更要告訴他們哪里做得好。這樣會讓他們感到經營者在關注他們所做的事情。二是每個員工對待認可與贊賞都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喜歡在公眾面前得到贊賞,有些人卻會因為成為焦點而難為情。所以經營者要了解員工的喜好并給他們量制相應的認可與贊賞方式。 在認可與贊賞的氛圍中,員工們總會積極尋求下一種需要的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對任何企業來說當然都是幸事,因為員工會為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溫暖的“家” 家是避風的港灣、加油站、幸福的愛巢,家的溫暖可以讓我們忘卻疲倦和煩惱。印刷企業的員工大部分來自五湖四海,別妻離子、遠離父母,所以企業能否為員工創造“家”的溫暖,是驗證真心留人的試金石。企業經營者可以從以下兩點進行思考。 1.關心員工身心健康 企業關心員工身心健康不能是一句空話,應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表面看,企業投入了一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但這卻為企業規避風險、降低成本,甚至塑造企業形象和口碑等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由于某些經營者不懂得關心員工身心健康是一種責任,不認為員工是最珍貴的資源,所以導致員工流失嚴重,增加了招工和用工的成本,更有甚者因為員工缺乏關愛而出現了企業安全事故頻發、員工職業病久治不愈等問題,最終給企業帶來了不好的社會影響。曾一度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的深圳富士康“十連跳”,上海普華永道審計部女會計過勞死,廣州白云區“瑪露伊”等皮具、箱包廠的毒膠水致使四人喪生等案例,根源即在于企業對于員工身心健康的忽視。企業的經濟實力和實際狀況不同,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關心程度也各有不同。但最基本的改善工作環境、預防職業病、減緩心理壓力、降低勞動強度還是不能缺失的。 就心理健康而言,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企業變革發展的深化,員工的思想觀念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員工的心理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市場對印刷活件交期、質量、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員工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二是企業快速發展,對員工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員工自我提升的壓力越來越大;三是員工個體因素,如升職、購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自身的壓力。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不能讓員工的“心理”問題成為企業發展的“短板”。 當前很多大型企業都在積極推行員工心理援助計劃,即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是一種面向組織的綜合性心理健康服務,內容包括壓力管理、職業心理健康、裁員心理危機、災難性事件、職業生涯發展、健康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可全面幫助員工解決個人心理問題。具體分為三部分:第一,針對造成問題的外部壓力源本身進行處理,即減少或消除不適當的管理和環境因素;第二,處理壓力所造成的反應,即情緒、行為及生理等方面癥狀的緩解和疏導;第三,改變個體自身的弱點,即改變不合理的信念、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有研究表明,企業為EAP投入1美元,可節省運營成本5~16美元。 就身體健康而言,企業經營者首先要了解影響員工身體健康的因素,包括員工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免疫能力,工作環境的光線(過強或過暗)、機器噪聲、粉塵(灰塵、印刷噴粉)、有害氣體(油墨、汽油、甲苯等有機溶劑的揮發),疲勞加班以及設備、工作現場的安全隱患,可以歸納為員工自身因素、環境因素、勞動強度、安全事故、意外傷害。 針對員工自身因素,企業可通過每年1~2次的健康體檢了解員工的身體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另外還要幫助員工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針對環境因素,企業應盡量給員工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如淘汰落后設備,改造落后工藝,選擇性能優良、噪音低的低能耗機器,采用環保新材料等。環境的改善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或減少職業病,同時也是一個企業與時俱進的需要。針對勞動強度,企業在安排工作時要依據生產計劃及員工的身體素質和耐受度來確定。這就需要有關領導在日常工作中對員工的個人習慣、生活方式、工作效率多有了解,清楚其是否具有相當潛能,如此才能做到張弛有度。針對安全事故與意外傷害,企業除了要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外,最好再建立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制定管理標準,規范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行為,促進企業建立預防機制,控制事故的發生率,降低事故的危害性,保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 2.員工成長關懷 員工個體的差異直接影響到其今后在企業的生存與成長,而關懷他們的成長,其實就是關心企業本身。如今,一些印刷企業業已在關懷員工成長方面有所作為,仙橋集團就是其中之一。其首先建立了員工素質模型,然后制定并實施了員工成長計劃管理方案。 ①員工成長素質模型的建立 所謂素質模型,就是為完成某項工作、達到某一績效目標,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質要素的組合,主要分為基本素質、個體特征和個人潛質三類。基本素質是員工從事某一崗位所應具備的一些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它包括溝通能力、學習能力、電腦操作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服務意識,以及專業素質能力。個人特質是指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征對環境與各種信息所表現的一貫反應。它包括正直、務實、事業心、自信、堅毅、善于學習、熱心。個人潛質就是潛在素質、潛在能力與天賦。它包括創新能力、規劃能力、自我認知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分析思維能力。 ②員工成長關懷管理與實施 員工成長計劃是以專業能力、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學習提高為基礎,以定期三維(能力、意愿、績效)測量為結果的人才成長計劃,主要包括以下5個實施點。一是員工成長計劃的制定,由公司統一制定員工成長計劃模版,各部門負責填報和應用。二是員工成長計劃的填制,該計劃由年度成長目標、學習內容和培訓需求三部分組成,要做到個性化、有針對性。三是組織培訓,培訓不僅是理論知識的講解,還包括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教育、指導、演示以及心得交流等一系列活動。四是成長檔案記錄,即建立員工動態成長檔案,圍繞員工的成長過程,記錄員工從入職到目前的所有相關信息。成長檔案的共享要劃分權限,其中大部分內容要與員工個人共享,即時讓每位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和成長狀況,了解公司和部門對自己的期望和肯定。五是成長結果應用,結合年內對學習培訓的結果檢驗,人力資源部可組織各部門對員工培養目標和成長計劃的達成情況作總結、驗收,并作為各部門負責人團隊管理工作的重要評價因素。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