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未來 更簡單 更智能39
發表時間:2017-07-14 12:16 擁有大數據的外部環境可能比你還了解你自己——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的描述讓我們目睹了大數據時代的魔力。數字化已然成為這個時代的靈魂:一切數字化,數字化一切。我們不禁要問,印刷行業的數字化未來將是何種圖景? 5月9日-13日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館)盛大舉行的CHINA PRINT 2017上,海德堡以“Simply Smart”(致簡·智能)為題,續drupa脈絡、融亞太區特點,全面展示其眼中的印刷行業數字化未來,以及布局數字化未來的三大利器——智能生產、智能服務、智能協作。 作為風向標的海德堡展位,歷來是大展的重要看板所在,大量的觀展、咨詢人群集聚于此,他們中不乏專程為海德堡而來——領先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的觀摩是其到訪目的之一,而體驗面向未來的生產模式則令他們振奮不已。 “未來,印刷就像自主駕駛汽車一樣簡單,一鍵完成所有訂單生產”,海德堡這樣描繪數字化時代印刷生產圖景。是的,從Push to Start到Push to Stop,一詞之別,不僅意味著生產方式從自動化、數字化到智能化的大跨越,也預示著一場顛覆傳統的思維革命的到來——未來,更簡單,更智能。
“Simply Smart”口號從概念提出到落地生根,不過一年時間,海德堡以變革者的姿態展示了其強大的行動力。而透過大印展期間兩場面對海德堡全球及亞太、中國區高層的專訪,我們亦看到了海德堡引領數字化未來的信心與底氣。要知道,保持領先遠比追隨領先艱難,需要遠見與行動的高效,缺一不可。 改變 數字化轉型在路上 對舵手來說,方向既定,剩下的事情就是把控路徑與行駛速度。對去年11 月上任的海德堡全球CEO、董事會主席Rainer Hundsd?rfer來說,這項任則是,找到合適、成功的數字化業務模式,將數字化轉型戰略進行到底。 猶記去年drupa 上海德堡推出“Simply Smart” 理念,正式啟動數字化轉型,并通過調整logo、確定三大業務支柱等系列動作,拉開轉型帷幕;同樣也是在去年6月公布的2015/2016財報中,海德堡宣布走出低谷,實現盈虧持平。一年之后, 上升的勢頭繼續保持, 據了解,2016/2017財年各項數據實現了增長,海德堡盈利狀況獲得改善,整體業績達到預期。
如何保證盈利能力持續性提高,Hundsd?rfer將之視作海德堡今后面臨的挑戰。而應對這一挑戰的關鍵在于,將數字化轉型戰略進行到底。為此,要改變業務模式,從以前只關注銷售設備或服務,轉變為更積極、全面地參與到客戶的生產經營鏈條中,真正實現與客戶的共贏;重塑新的公司架構,在原來的基礎上,海德堡組建兩大部門:數字化技術部、數字化業務和服務部。彭帝峰和Herrmann博士分別負責上述部門。 數字化技術部,“在此,我們研發、制造并提供新的業務模式下的數字化設備,使這些設備在安裝使用過程中能實時、連續采集運行數據,以便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不斷地對設備和服務進行改進。”換言之,無論膠印技術還是數字印刷技術,其數字化開發都在這一部門中進行。 數字化業務和服務部,“在這里,我們將傳統的服務和耗材部門轉變為數字化業務。要想提高設備綜合使用效率,使客戶的設備停機時間降到最低,就需要改變我們現有的服務或耗材經營模式,而其中的重要一環就是應用數字化流程。” 如果說改變業務模式、組建新的公司架構是實施數字化轉型的基石,調整銷售架構則是推進轉型戰略的保障。“銷售架構,包括人員素質必須與數字化業務模式相適應,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Hundsd?rfer 強調。據他透露,待時機成熟,海德堡還會通過收購納入新業務,充實產品線,以確保數字化轉型戰略目標的達成。 由內而外層層推進的改革舉措,造就了一個形象全新、更具時代活力的海德堡。與其將之形容為膠印巨頭的轉型路,倒不如稱其為數字化先鋒的成長路更為貼切。
傾聽 以客戶為中心 在面對海德堡高層的專訪中,“傾聽客戶”,大概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要以客戶為中心。把握時機,在優化的公司架構下,幫助客戶創造更多價值。”Hundsd?rfer這樣說。 傾聽,其實是海德堡的傳統,如同其對品質的追求,滲入機體,深入內里。不過,不同時期,傾聽的內容與重點也在發生變化。比如,膠印時代,關注品質、設備、技術的聲音可能更多,相應地,海德堡把這些領域做到了極致。跨入數字化時代,海德堡則將傾聽的重點放在“關注客戶需求的變化”上。具體怎么做?數字化部門負責人彭帝峰和Hermann博士以例為據,歸納了兩個要點: 第一,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不斷成長的、有助于改善企業盈利的細分市場上,像發展潛力巨大的包裝印刷市場。“海德堡的產品線齊備,已做好充足的準備參與這個潛力股的成長。” 第二,改變過去只是單純的設計制造、提供最好的設備和技術的做法,把重點放在客戶身上,幫助客戶創造出更多價值。“不是告訴客戶應該買什么機器,而是跟客戶一起探討未來的市場趨勢怎樣、未來業務如何發展、哪種印刷方式和機型更適合。”“過去我們關注機器能印什么,在今天的數字化世界里,我們需要關注,這臺機器能幫客戶做什么。”最終,通過在設備、服務、耗材等方面的最優解決方案,與客戶實現共贏。 舉例而言, 包裝印刷企業在尋找更適合小印量、低成本的生產方式,海德堡便在這個方向上投入,將之整合至印通工作流程,推出導航式印刷、自主式印刷概念;如果印企希望為其客戶提供一些特別產品, 比如印量小、個性化的包裝盒,海德堡會建議企業使用數字印刷技術,像Primefire 106 正是適合開展個性化生產的設備。 “我們的客戶希望將膠印與數字印刷兩種印刷技術整合應用在生產中”,彭帝峰分析道。對膠印用戶來說,看重的是設備綜合利用率的最高與整體生產成本的最低;對數字印刷用戶來說,重要的是通過創新的產品與業務模式吸引客戶,為其創造價值。 “海德堡的獨特優勢就在于,海德堡在印刷行業中是唯一一家能夠通過一個連貫的工作流程印通, 將膠印與數字印刷兩種印刷方式整合在一起的供應商。”Hermann 博士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再加上海德堡自主開發的數字印刷管理軟件以及豐富的色彩管理知識和經驗,“客戶能同時享受到膠印的品質和數字印刷的靈活性”。 也許可以這樣說,正是融于海德堡人骨血的傾聽傳統,使其足以應對客戶需求變化,做出快速反應,而這也正是海德堡敢于放出“成為數字化時代領導者”豪言的底氣所在。
智能 讓生產從平面到立體 到訪海德堡CHINA PRINT 2017展位的觀眾,應該對這一幕情景記憶猶新:在海德堡印通系統的統籌下,印刷訂單被自動分送至不同印刷工序。適合數字印刷的訂單,數據直接傳輸到數字印刷機;適合膠印的訂單,數據直接傳輸到印前CtP和膠印機。 想象一下: 從印前、印刷到印后裁切、折頁,從接單、生產、倉儲到物流,一切都交給設備與系統自主完成。操作者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所有工作結束后,按下停止鍵。這便是智能工廠的未來作業場景。正如海德堡中國CEO黃連光所形容的那樣,“未來,印刷就像自主駕駛汽車一樣簡單,一鍵完成所有訂單生產”。海德堡向人們展示了智能工廠的模樣以及運營這個工廠所必需的要素:可以聯網、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設備,隨時可以輕松補充的優質可靠的印刷材料,無縫集成的流程與軟件解決方案,遠程服務和現場服務。而隱于智能生產“幕后”的則是集智能印刷、智能服務、智能協作于一體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如果說“Push to Stop” 描述的是一個看得見的智能化未來,那么海德堡在大印展上首次發布的“智能導航印刷”則讓智能化“摸得著”。 配置在“最長膠印機”速霸CX 102-7+L上的智能操作導航系統Intellistart 2經過自動計算,可以指導操作者找到更換活件的最佳流程,縮短印刷機的生產準備時間和等待時間,從而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不過,導航式印刷僅是智能生產的初階版,據海德堡中國產品總監夏靖透露,高階版“自主式印刷”可以通過聯機色彩測量和質量管理系統,使印刷機自動檢測印張顏色和印刷質量。在達到了預設的質量參數后,機器就開始自主生產,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干預。 從平面的傳統工廠轉型到立體的智能工廠,過程是復雜的。導航式印刷和自主式印刷僅僅是“Simply Smart”的部分,海德堡商城和智能服務同為有機組成。 本屆大印展上,海德堡中國迎來了一個大事件:海德堡中國商城宣布上線。在這個數字化交易平臺上,用戶可以查詢和訂購經過海德堡嚴格檢測的各類優質材料、海德堡原裝零部件以及服務類產品,一鍵確認,輕松下單,與此同時,海德堡最有經驗的銷售與服務團隊可以在線上及線下向用戶提供最全面的產品咨詢和產品推薦,并確保及時送貨。用黃連光的話來說,“ 海德堡中國商城,是海德堡在中國的數字化推進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他認為,這將產生雙贏效應——客戶采購更便捷自不必說,通過平臺采集到的大量實時信息,對于海德堡產品和服務的進一步提升,無疑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據悉,海德堡已先后在29個國家推出了電子商城業務,并實現了近1個億歐元的銷售額。 與商城一同亮相的還有一位重量級幫手——“ 海德堡助手”——用戶可以在任何移動網絡或互聯網平臺上,通過它了解各類海德堡產品和服務信息,進入海德堡中國商城;通過它查詢到自家海德堡設備的使用情況、維修保養記錄、故障信息,接通海德堡服務團隊,進行故障報修;通過它掌握同類設備在本地區乃至全球的平均綜合利用率,準確獲知差異。要知道,平均綜合利用率是海德堡畢十年之功,以上萬臺海德堡連線設備為分母,統計而成。 以減少意外停機、提高設備綜合利用率為目的的海德堡智能服務亦應運而生——在數字化的世界里,大數據可以隨時隨地告訴用戶設備的運行狀態、性能指標的情況,由此開發的預測性實時監測和績效服務增強版兩大功能成為海德堡在智能服務方面的重磅力作。 “擁有大數據的外部環境可能比你還了解你自己”,海德堡用行動證明了大數據的力量。建立在龐大數據體系之上的智能化解決方案讓印刷的未來充滿想象與無限可能。 中國市場:改變正在發生 參加過4屆CHINA PRINT的海德堡亞太區CEO 陸文森評價大展“越來越國際化”,還有很多亞洲其他國家的面孔,“亞洲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有很多的成長機會。中國市場尤其富有潛力”。誠如其言,無論在緩慢復蘇的全球市場還是充滿活力的亞洲市場,中國市場的表現總是牽動人心,被寄予厚望。 自2013年起,中國印刷產業的發展步入拐點,年增長速度持續下降,個位增長開始成為常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企業享受到了經濟高速發展的紅利,但近幾年,隨著市場環境改變,紅利逐漸消失,優勢不再明顯,發展速度也降至低位,這正是一些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反過來看,這其實是件好事。”黃連光表示,新常態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印刷業將出現越來越多的結構調整;企業越來越積極地采用自動化和數字化設備,主動尋求新的業務模式,關注未來趨勢。 “以前,企業很少關心軟件、理念,但在這次展會上,已經出現了積極的改變”,彭帝峰坦言。比如,對于數字化,以往,企業只關注數字印刷機;現在,大家逐漸理解數字化的真正內涵,以理性的心態談論數字化,更加專業、務實。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投入數字印刷工作流程,根據業務需要增添合適的數字印刷機,豐富生產方式,提高客戶滿意度。 針對中國市場的需求特點,海德堡推出為客戶定制的解決方案:例如,對于印通流程,按客戶需要定制印通模塊,降低了使用門檻,并保證軟件永遠是最新版;混合印刷方式也是海德堡在大印展上的亮點之一,速霸SX74膠印機與Versafire CP 數字印刷機的個性化搭配,再加上海德堡印通工作流程和印通數字印刷控制系統DFE,使傳統印刷和數字印刷有機地結合起來。借助海德堡在色彩管理方面的絕對優勢,印企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印刷品質。 “在中國,數碼技術在包裝和標簽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海德堡有兩款產品Labelfire、Primefire適用于該領域,可幫助印企提供更多個性化的、高附加值的包裝和標簽產品。” 夏靖補充道。據介紹,中國首臺Primefire 106將在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安裝。Primefire 106自去年drupa驚艷亮相后,便收到了來自歐美和亞洲地區的多份訂單,目前2018年產能已基本訂完。當然,定制方案中還有一位特別成員,即前文提到的“新開張”的海德堡中國商城。“中國有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優勢,尤其在互聯網、物聯網乃至社群網站方面,可以說走在世界前列”,如此深厚的互聯網技術應用基礎,也使黃連光對商城的生意前景充滿自信。“提高客戶生產效率,與客戶分享成長,通過這一業務模式實現我們與客戶的共贏發展。”黃連光的這句話或可解釋為系列定制方案推出的初衷與目標。 從“探索海德堡”到“SimplySmart”,四年一屆的CHINA PRINT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膠印巨頭的轉型路,更是其對行業未來的深謀遠慮。從理念到路徑,再到樣板工廠演示,海德堡交上了一份無愧于行業領軍企業身份的答卷。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