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綠色 點亮百年〇六新征程36
發表時間:2017-12-15 16:43 曾經專門印制軍用地圖的軍隊“專才型”保障性企業,卻將自己做成了“全能型”綜合印刷企業,不僅如此,還投身文創藝術品等領域,將藝術衍生品開發、檔案數字化加工、環保油墨紙桶生產及地球儀制作等印刷圈外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且看,立志打造百年品牌的一二〇六工廠,如何“玩轉”大跨界,點亮新征程。
三十年后啟用“新廠” 開啟智能綠色新篇章 12月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慶典活動在解放軍第一二〇六工廠新廠房內舉行。來自全國多地的印刷及出版人匯集一堂,共同慶祝工廠搬遷廊坊30周年,開啟智能綠色工廠。
據介紹,新廠房占地面積占地近萬平方米,從設計規劃伊始,便承擔著“給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為印刷業樹立新標桿,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而此番,智能綠色新廠的正式啟用,也預示著,一二〇六,這個溯源自1946年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軍區石印廠、創建于1965年的軍隊企業站在一個新的高點上,穩步踏上新的征途。
那么,這個智能綠色工廠的特點有哪些?先看看廠長陳良兵羅列的一系列硬性指標。購置自動裁紙機、自動翻轉機、精裝聯動線等大型高效率制、印、裝設備,例如,引進海德堡XL105 4+4色印刷機和6+1印刷機、超全開5色印刷機、精裝聯動線、自動覆膜機和高精度掃描儀等,升級制版系統,更新印刷機,保留配置高、零排放、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實現印前、印刷和印后工序全自動化,提高規模化專業化水平,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搭建企業神經控制系統,引入ERP布局WiFi智能工廠。一期項目已啟動數月,初步構建WiFi智能工廠體系,實現生產協同、物料管理、結算管理和報表管理的數據化,實現快速高效的移動化辦公。依據計劃,二期和三期項目將實現訂單價格、維修費用、人工成本、采購成本以及訂單成本的全面管控以及印刷資源庫以及云平臺的搭建。通過上述硬軟件全面建設,建成智能生產、智能印后,推進企業的智能化升級。 配置集中供墨、自動加濕系統、集中供氣、集中排廢、水處理、VOC排放等裝置,使用無醇無潤版液潤版系統、環保紙袋油墨等綠色環保材料,推動企業健康發展。采用節能環保地源熱泵供暖制冷系統,安裝新風系統,滿足室內新風換氣的需要。選用高顯色無頻閃無極節能照,避免對員工眼睛造成損傷,創造良好舒適的工作環境。
事實上,在當日的實地參觀中,嘉賓們親身體驗了新廠房的智能與綠色魅力,紛紛給予了高度評價。比如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巖鑌,全軍印協理事長張根祥作為嘉賓代表發言時,這樣評價道:一二〇六人以敢為人先,勇于探索的決心和勇氣,攻堅克難,立足傳統印刷,將主業做大做強的同時發揮在部隊和地圖印制上的傳統優勢,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發展的創新之路,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和全面發展,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同樣被震撼到的小編也想在這里抒發點個人感想,嘗試用一句話描述心中的智能綠色工廠模樣:規模化專業化自動化生產,數據化信息化標準化流程,節能化環保化綠色化環境,想想都忍不住有些小激動。隨著行業里越來越多的智能綠色實踐涌現,印刷強國夢的實現之日自然就會越來越近。
回顧過往,陳良兵感慨萬千,直言艱辛創業。廊坊可以說是一二〇六工廠的福祉之地,歷史上曾多次搬遷的一二〇六工廠,直至1987年落戶廊坊后,工廠發展建設才邁入“快車道”。一組數據或可對比說明。以1987年和2016年為兩個時間節點,工業總產值由200萬增至5900萬元,增長29倍;固定資產從258萬升至9643萬,增長36倍;員工人均年收入由1987年1400元漲至62400元,增長44倍。企業效益與員工收入的雙增長亦使企業發展進入了良性循環。而通過完善資質,如申辦“國家秘密載體印制甲級資質”、“涉密檔案數字化加工乙級資質”,取得“中直機關政府采購資質”、“北京市政府采購資質”,獲得“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職業健康認證”等體系認證、“G7認證”,一二〇六拓業之路也越走越廣:從過去單一的軍用地圖生產,發展成為適應軍地市場需求,形成集制、印、裝為一體的綜合型軍隊保障企業。并承接對外加工,搭建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參與社會印刷業務招投標,先后開發了30多家客戶,期刊雜志也增加到了十幾個品種。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一二〇六站穩了腳跟。一個饒有意思的插曲是,在廊坊當地市場,一二〇六經常被作為比價的對象。較其價低者,比比皆是,盡管如此,一二〇六的市場地位依舊無法撼動,因為其“比拼的是優質服務,而非價格戰”。 對于主業,一二〇六管理層有著清晰的判斷:第一,軍事保障任務是重中之重,是一二〇六工廠存在發展的根本。具體而言,要發揮工廠設備、技術人才優勢,完成部隊賦予的各項指令性任務:做好海德堡印刷設備維修及巡檢保養,“全軍海德堡印刷機操作培訓班”和地圖油墨生產和配送。第二,打造印刷業務廣泛和具備數字化、網絡化生產能力的“全能型”印刷企業。第三,傳統印刷正逐步向綠色印刷轉變。誰順勢而為,先走一步,就能把環保的影響降到最低,在重新洗牌的過程中“剩者為王”。 創新項目大跨界 進軍文化產業 如果說一二〇六人堅守主業之舉,贏得了與會嘉賓們的尊重,那么,他們利用自身優勢進軍文化產業,捕捉市場需求的嘗鮮之舉、創新之舉,則令一眾嘉賓欽佩不已。 性格爽朗的陳良兵快人快語,他直言:電子閱讀的潮流無法阻擋,在巨大的挑戰下,印刷企業應當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擴大產業鏈,向新興產業方面靠攏。
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一二〇六選擇的跨界之路是文化產業,相繼成立了藝術衍生品的研發與銷售、檔案數字化加工、環保油墨紙桶生產、地球儀制作四個創新項目。
文創藝術產品研發(即藝術衍生品研發)。包括在宣紙、綢布等材料上的藝術品高仿真復制;個性化裝飾裝修品,如背景墻、藝術瓷磚和藝術壁紙壁布;定制化文創藝術品,如以傳統文化為背景,具體如充電寶、靠墊、桌旗、唐卡等。工廠與“齊派婁門”老安館、中國郵政廊坊分公司、文物出版社、東方博古、中糧集團等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多次舉辦文創產品展銷活動。
檔案數字化加工。即將各種載體的檔案資料轉化為數字化檔案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項目啟動后,先后為軍事科學院黨史軍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61599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空軍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等多家單位提供服務保障。未來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為部隊提供軍用地圖的數字化,含紙質地圖和膠片矢量數字化;針對各家合作出版社對淘汰印刷膠片數據的留存需要,提供數字化服務;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作對珍貴檔案掃描復制,提供世界上最先進的3D打印功能。 環保油墨紙桶生產。利用納米涂層技術,解決油墨使用損耗和固廢污染問題。使用時殘留在容器上的油墨只占鐵桶殘留的1/5,使用后紙桶可自然降解,是取代傳統鐵罐包裝的新型專利環保產品,屬世界首創。
地球儀合作開發。該項目是和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合作項目,即將開始實施,主要生產各種型號的地球儀。地球儀的生產是高附加值產品,年產量約60萬個,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80%,同時出口國外市場。
看今朝,躊躇滿志,展未來,信心滿懷。正如陳良兵所說,搬遷廊坊30周年只是一二〇六的又一個起點,開啟智能綠色工廠讓一二〇六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展望未來,鑄就品牌,百年“〇六”不是夢。 從優秀員工表彰大會到交流研討會,貫穿全天的慶典活動,以其多元的形式、豐富的內容,給參會代表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請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探訪活動現場,收獲滿滿能量吧。 圖說一二〇六 代代表們參觀一二〇六新廠房生產車間、產品館、廠史館、藝術館,觀摩書畫家現場創作。
創新應用在這里進一步展示。除了空氣外,印刷幾乎無所不能印,藝術絲巾、手機殼、唐卡、個性酒標、T恤衫、地板磚……是的,印刷就是這么強大!在主辦方精心“烹制”的創新演示環節,那些琳瑯滿目,或時尚或文藝的文化產品,讓我們目不暇接。從創意到加工,每個環節都足見匠心。
圓桌·論壇 兩組論壇,十位嘉賓,分別圍繞“印刷業的發展方向與新常態”和“技術創新,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兩個主題,抒己見,暢所言。參與圓桌論壇的嘉賓有:河北省印協秘書長王建斌、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秘書長陳迎新、北京印協首席顧問任玉成、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建民、解放軍2207廠長張仲伯,悟略科技總經理陳俊江、南京光谷公司總經理桑春龍、行業專家李家祥、今印聯公司總經理徐天平、北大方正副總裁盧衛東,北京印刷學院副教授袁宇霞擔任主持人。
表彰·優秀員工 優秀員工表彰大會主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感恩過往,表彰先進。獲選的優秀在職員工、優秀離退休員工相繼登臺領取榮譽,此外,工廠還為80歲以上員工發放慰問金。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