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日用化工行業年會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行業成果展在大連舉行15
發表時間:2018-10-23 13:12來源:印刷工業 10月18日,全國日用化工行業年會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行業成果展示會在大連召開。中國日用化工協會理事長劉抱一、中國日用化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馮靜,以及協會部分副理事長和油墨、明膠、蠟制品、蠟燭、火柴分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和各參會企業代表近300余人出席大會。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院張波博士,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數碼與網絡印刷分會秘書長張建民,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器材分會秘書長高建,中國輕工企業管理協會副理事長李同喜,以及印刷行業同仁,歐洲油墨協會代表等應邀出席大會。 會議由中國日用化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馮靜主持。
10月18日上午大會開幕。中國日用化工協會理事長劉抱一致開幕辭。他說,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舉行年會暨成果展示會,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繼續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輕工業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全國工業發展前列,但今年上半年,全國輕工業出現了“4個低于”。工業增加值增速6.2%,低于全國0.5個百分點;輕工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70%,低于全國3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49%,低于全國2.41個百分點;利潤同比增長6.8%,低于全國10.4個百分點。 劉抱一理事長指出,中國日用化工協會管理的油墨、明膠、蠟制品、蠟燭、火柴、感光材料等六個輕工行業,改革開發40年來,歷經企業改制、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等一次次深化改革,打破原有格局,行業有進有退,不但基本實現了持續發展,而且展示了企業的風采。 劉抱一理事長表示,放眼未來,日用化工行業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懼山重水復,雄關漫道,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勇敢面對挑戰,堅持正確方向,堅持正確道路,堅持正確立場,堅持正確策略。在今后激烈地市場競爭中,規避風險、降低成本、創造利潤,壯大自己,回報社會,繼續努力,創造新時代的歷史輝煌。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就中國經濟形勢與政策取向大會作專題報告。 他指出,目前中國經濟呈現外部環境趨近、內部爬坡過坎艱巨的狀態: 1.國內經濟穩中有進,治理頑疾仍需猛藥。短期上行和趨勢性回落疊加,今年增速會穩中略降(投資、消費、融資穩中趨降、“三去”雙重效應);新動能、結構調整繼續帶動提質增效(消費和服務業成為主動力);價格走勢趨穩(食品價格趨降、PPI較高位趨穩);金融脫虛回實初見成效,債務結構有改善(居民部門和地方國企負債率走高),宏觀杠桿率穩定,仍需對癥下藥; 2.全球經濟喜憂參半,貿易摩擦風險上升。2018年全球經濟不確定、不穩定風險加大,原樂觀估計恐變。美國經濟因減稅有望穩健增長,美國挑起貿易摩擦,加劇世界經濟動蕩風險。外貿摩擦導致9月官方、財新制造業PMI(以中小企業和外貿企業為主)雙回落。 2018年政策總基調為穩中求進,精準施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預計為6.5%左右。 新形勢下,我國將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貫徹“國企競爭中性”、“所有制中立”原則,回應“國企扭曲市場機制”非難,推進混改,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否定“民企離場論”,打消“新一輪公私合營”擔憂。
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院張波博士從環境保護新形勢、環境法規新變化、環境監管新趨勢三方面對污染防治攻堅戰背景下,工業企業環境管理的進展作專題介紹。 1.環境保護新形勢,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可以用“八個堅持”來概括:堅持生態興則文明興;堅持人與自熱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制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美麗中國全民行動;堅持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八個堅持”充分說明了環保之重。 不僅如此,從1979年、1989年、2015年先后出臺、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也可以看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環保形勢的轉變及新形勢下環保的重要性。 ——1979年《環境保護法(試行)》將促進環境發展作為環境保護法的任務之一,提到,環境保護要為經濟發展服務; ——1989年《環境保護法》中指出“使環境保護同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相協調”,將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定義為協調關系,但環境保護仍處于從屬地位。 ——2015年《環境保護法》修訂為“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從此徹底改變了環境保護的次要地位。 2.環境法規新變化,2015年出臺了史上最嚴《環境保護法》,通過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停產限產、行政拘留的方法對排污企業進行嚴格管理。 3.環境監管的新趨勢,即由原來的“要我守法”轉變為”我要守法”,同時,通過規范環境執法,明確企業責任、加大違法成本來推動這一轉變。 總之,環境保護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環境監管越來越精細化、越來越全面;未來執法準確性、精度以及執法力度將明顯提升;違法成本將大幅提升。但也正因此,企業將迎來一個公平競爭、充滿機遇的市場環境。
中國日用化工協會副理事長、大連達倫特集團董事長王立新,在專題報告中回顧了我國蠟燭行業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歷的風雨滄桑和企業管理的先進經驗。深刻感受到很多企業抗擊打能力、抗風險能力不強。細數改革開放后,我國看似成功的企業,不難發現絕大部分是在特定的“時代”所造就的。 他認為,改革開放四十年可以分為四個節點:1978年,1992年,2001年,2016年。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進行農業改革;1992年,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期,從農業到工業,從農村到城市改革逐漸深化,在這兩個時期,很多企業成長起來;2001年,我國加入了WTO,對各行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于是一部分企業消亡,一部分企業受益,蠟燭行業尤為典型;2016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對我國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影響較大,企業何去何從,充滿未知。 達倫特集團從成立至今,也在不同的時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達倫特最終堅強地走到了今天。當蠟燭行業的出口稅率高達108%時, 2007年,達倫特集團建立了第一個海外工廠——泰國工廠,2009年建立了第二個海外工廠——波蘭工廠,因此轉移了不利因素,贏得了先機。用國際化的手段應對當時的貿易戰爭,達倫特集團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和舉措贏得了昨天。放眼未來,達倫特集團將以品牌建設為核心,以技術研發為支撐,以期行得更遠、躍的更高,最終贏得明天。 18日下午,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日化行業成果展開幕。瀏覽展示會的每一篇介紹,細讀每一幅圖片,靜觀每一組產品,無不感受到中國日用化工行業在改革開放大道上的鏗鏘腳步,創立的輝煌成就。同時涌現出的杰出企業和優秀個人,既代表了今后行業發展的方向,又彰顯出領軍企業的風采。祝愿并相信未來的中國日用化工行業必將是新時代,新目標,新作為。為實現我國“兩個一百”的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續寫新的歷史篇章。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