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與制造聯姻,打造智慧印廠新標桿202
發表時間:2021-03-05 15:30來源:印刷工業 伴隨著中國印刷工業的快速發展,魯信天一積極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之中,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多年來,魯信天一高瞻遠矚,信息化加持智能化帶動了企業的長足發展。 2020 年,是山東魯信天一印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信天一”)正式成立 25 周年。作為國內最早生產機裝盒的廠家之一,魯信天一在良好的市場機遇面前,迅速成長為中國醫藥包裝印刷領域的知名企業,產品在業內以專業、質量穩定而著稱。 在魯信天一董事長劉志輝看來,為了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制造業信息化無疑肩負著改造傳統產業和實現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任。在魯信天一智能化建設的道路上 , 脈絡清晰:2010 年,開始應用銷售軟件系統;2013 年,ERP 項目啟動并實施,搭建標準化業務流程,強化工藝管理,實施具備包裝業特色的 BOM 和工藝路線模塊,實現了從訂單加工模式到產品生產模式的轉變;2017 年,引入自動物流線以及機器人堆垛機并成功與 ERP 系統深度融合;2019 年,正式啟動MES 項目,實現了設備直連和 RFID半成品管理。 建設現代化的包裝印刷企業,打造智慧印廠新標桿,信息化加持智能化讓魯信天一獲得了長足發展。
山東魯信天一印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志輝 循序漸進,多點突破 制造業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設計數字化、制造裝備數字化、生產過程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和企業數字化等多個方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企業的智能化建設是一個螺旋上升、循序漸近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為此,魯信天一制定了循序漸進,多點突破的方針策略。”劉志輝說。 1. 做實標準化工作 (1)產品制造標準化,主要包括各類產品工藝、生產消耗、質量控制和產品作業用時的標準化。參與了智能制造方面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級標準等的制定工作。 (2)工作流程標準化。借助方略 ERP 和 ESKO 將印前工作、業務接單與下達生產、物料的管理、成品的管理、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生產執行、財務結算與核算等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固化,魯信天一最終形成了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各類標準工作流程。不同的工作任務,系統根據設定的業務規則,自動流向不同的工作部門和工作崗位。 2. 用好信息化軟件 在印前,魯信天一引進了 ESKO印前自動化流程軟件,在生產相關環節,將電腦配色系統、CTP、GMG色彩管理系統等也融入到整個數字化流程當中。在此基礎上,借助ERP 企業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魯信天一實現了從印前到產品工藝、業務下單、生產安排、機臺作業反饋、物料管控、成品管控、財務結算和核算等,全部在軟件系統內完成,形成了企業數字化、信息化全覆蓋的工作流程。 此外,在移動端還實現了客戶的訂單狀態、發貨、對賬和開票等信息的推送和查詢;與供應商、外協商在移動端進行報價、接單,反饋生產進度(外協商)、發貨進度,并進行對賬、開票等結算信息的提交與確認。這也為企業打下了實施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和最終實現智慧工廠目標的基礎。 3. 從工單管理轉換為生產作業管理 根據北京悟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悟略科技”)針對性的設計,具有顯著包裝印刷特征的 ERP& MES 系統于 2014 年在魯信天一全面上線,覆蓋了從產品接單到產品出庫全過程,且很好地連接、驅動了 2017 年上馬的智能化物流線。 方略 MES 可以將施工單自動分解為設備人員可執行的一條條作業,這些作業信息不僅給操作人員看,更重要的是可以交給設備去執行。未來,通過連接設備的接口,這些作業將可以直接被設備所識別,自動進行生產。有了這套作業分解體系,魯信天一就可以在機臺反饋的基礎上,實現按作業成本核算生產訂單成本的精細化的成本核算方式。
KUKA 自動碼垛機器人 4. 設備自動化的升級與改造 在此過程中,魯信天一不僅持續對現有設備進行自動化的改造,而且還對新引進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自動化要求,以期與智能化發展相匹配。 魯信天一通過對現有生產設備進行改造升級,不斷提高自動化水平;在提升自動化的同時實施標準化建設;通過不斷更新逐漸實現工序或局部環節的智能化生產;利用物 聯 網 及 ERP、MES、APS、MDC、WMS 和 LAM 等“智慧大腦”系統的建立,在柔性和剛性連接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實現生產、物流和倉儲等相關部門、崗位連接形成智慧工廠;通過“互聯網+”外部市場客戶、供應商等和企業系統的連接、交互,最終實現開放的智慧印廠的目標。 2017 年,魯信天一同濟南豐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悟略科技成功研發具有智能化功能全自動物流線,對盒子裝箱后實現自動封箱、噴印產品識別二維碼、包裝箱稱重、噴印產品信息、打捆扎帶、分揀產品以及自動碼垛和入庫。該物流線與企業現有 ERP、MES 系統融合,得到業內專家和同行的高度評價。 2020 年,魯信天一攜手悟略科技探索包裝印刷企業包裝半成品的智能化管理。采用“自感知”模式,在已經實現的 MES 基礎上,結合 RFID 和數據采集,實現半成品流轉、產量和工時等數據的實時、自動采集。
糊盒工序包裝自動化物流系統 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對企業來講,智能化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經歷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實施相關項目的過程中,需要整個團隊統一思想,建立適當的規則和有序的流程,降低風險,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感到自己能夠并且應該參與這一過程。同時,還應劃定解決方案的邊界,明確方案需要滿足的約束條件(如時間、預算等),通過清晰地設定創新的邊界,賦予團隊在這些邊界內探索的廣泛自由。”在此,劉志輝對魯信天一的成功經驗進行了總結。 1. 求真務實 魯信天一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團隊,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形象工程,所有的規劃,方案必須全部是問題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并慎重衡量投入產出比。目標非常清晰,每一個方案和步驟,都有明確的總目標和階段性的目標。 2. 不怕麻煩 無論是硬件改造,還是軟件選型,選擇合作伙伴、方案,魯信天一都要經過反復考察和論證,評估方案的適用性、約束條件,供應商的技術能力、服務能力等。既要滿足當下的目標,又能滿足遠期的規劃,具有前瞻性和拓展性,避免重復建設。整個團隊沉下去認真吃透每個技術方案細節,不斷探討和研究該技術或方法到底如何實現、是否具有適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否真的解決實際問題、是否在其他企業落地應用以及自身是否具備條件等。 3. 分步實施 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穩妥推進是魯信天一進行智能化建設遵循的原則。不求大而全,不求高大上,不求最新、最尖端技術,一步一個腳印,逐漸向智能化邁進。 4. 做好選型 無論是硬件的升級改造,還是在信息化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績,均與魯信天一求真務實、反復論證,最終選擇了“靠譜”的合作伙伴和方案分不開。 結束語 如今,魯信天一的智慧印廠不僅擁有先進的 ESKO 工作流程、ESKO 網圣工作平臺、德國 GMG 色彩管理系統、愛普生數碼打樣系統和富士計算機直接制版系統(CTP)等印前設備,還形成了系統的印前數字化作業流程。同時,完備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保證了創意、設計、制作、印刷、印后加工、物流、售后服務的專業化、標準化和系統化。 IT 與制造聯姻,為魯信天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
視頻訪談 視頻訪談 副標題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副標題 |